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信息中心
网观
民生健康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 详情

网观

罗群:丈夫牺牲后,她撑起了两代警察之家

网观发布时间:2024-03-13 16:58:26

罗群,196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人,射洪市看守所副所长杨镇源的母亲。2024年3月罗群被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妇女联合会评为“爱警母亲”。


今年64岁的罗群退休前是一名人民警察,同为警察的丈夫,在37年前执行公务时,被犯罪分子刺伤肺静脉,因公牺牲。罗群独自抚养年仅4岁的儿子杨镇源,并将他送进警营。如今,儿子杨镇源也成长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延续着父辈的荣光。


她是隐忍坚强,挑起生活重担的好母亲

1987年4月2日凌晨三点,噩耗传来,年仅30岁的杨林在执行任务中被犯罪分子刺伤肺静脉因公牺牲,那年,罗群27岁。在她的记忆中,丈夫杨林与她相敬如宾,儿子杨镇源乖巧可爱,家庭生活幸福甜蜜。夫妻两人都是警察,虽然工作忙碌,但是每当回到自己温馨的小家,一天的工作疲惫也就烟消云散。丈夫骤然离去,家里没了“顶梁柱”,罗群悲痛欲绝。看着膝下4岁的儿子,她强忍心中的悲痛,为了让杨镇源的童年不受父亲牺牲的影响,罗群一直善意地欺骗儿子“父亲去远方出差了”。直到杨镇源6岁那年,一次吃饭时,杨镇源突然哭着问罗群:“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同学们都说我爸爸不在了!”罗群顿时泪如雨下,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面对生活的重担和失去丈夫的悲痛,罗群每天除了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就是忍着对丈夫的思念,咬牙坚持,艰难度日。为了不让孩子受到太大影响,她努力将坚强柔韧的一面展现给家人,鼓励孩子以“英雄父亲”为榜样,争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说,丈夫是在执行任务时牺牲,是个英雄,要把他的精神在孩子心里埋下种子,她要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她是言传身教,传承优良家风的好母亲

在杨镇源的记忆里,父母对他疼爱有加,两人恩爱和睦,从未高声说过话,也从未红过脸、拌过嘴,更没有打骂过他。父亲去世时,虽然他还小,但是对父亲的印象却极为清晰——父亲热爱公安工作,经常在外出差,回家时会给他买好看的小军帽和新衣服。母亲罗群勤劳善良、节俭持家、宽和待人、刚柔并济的品质,杨镇源看在眼里。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越发懂事听话,很少让母亲操心。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杨镇源从小就有正义感、责任感,放学回家后会主动帮母亲做家务,在学校遇到有人欺负同学时,也会挺身而出,毫不畏惧。罗群说,虽然丈夫离去了,但却一直活在她和孩子的心里,他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独自抚养儿子,在外人看起来很苦,对她而言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说,“心里有一团火,所以再苦再难也值得,因为日子有盼头。”

罗群心中这个盼头就是儿子杨镇源能好好读书,将来成才,继承他父亲的事业。她也经常给儿子讲警察父亲的故事,受家庭影响,杨镇源从小就立志做一名人民警察,继承父亲的遗志。


2008年1月,25岁的杨镇源在射洪县公安局参加工作,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罗群期盼儿子成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她是默默付出,支持儿子工作的好母亲

16年来,杨镇源始终坚守在公安工作的第一线,续写着父亲生前未竟的事业。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他经常早出晚归、加班频繁。作为母亲,也作为一个退休民警,罗群对儿子的工作给予十二分的支持,并把自己全部的爱化为无限的理解和包容。她常说:“工作是第一位,当警察就是要惩恶扬善打击犯罪,多为社会做贡献,现在我退休了,就给你做好后勤保障。”为了让杨镇源没有后顾之忧,罗群包揽了家务琐事,做饭、收拾家,为儿子全身心投入公安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家庭后盾。在忙忙碌碌中,有时,罗群恍惚觉得光阴又回到了37年前,她也是这样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不同的是,那个时候他们是夫妻齐上阵,现在她也只能在幕后支持下儿子的工作了。很欣慰,杨镇源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作风,干起工作来颇有父亲当年的风采。她时常告诫儿子:“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有恒心!工作要有责任心!要拿出出色的工作业绩和对社会的贡献,为父亲争光。”

杨镇源带着母亲的叮嘱和父亲的精神力量,在工作中屡创佳绩,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荣获“优秀公务员”和嘉奖。


如今的公安局已是搬迁重建,罗群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多年来,她用朴实的言行,撑起了一个家庭的一片天,她就像是一只背着重壳的蜗牛,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到达了生活的顶峰。她是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这是对她几十年来抚育孩子、勤俭持家、敦亲睦邻、默默付出最好的诠释。

每一位警察的母亲

都是平凡的 但也是伟大的

她们在挂念中守望藏蓝

用温柔守候家庭

用无言传续大爱

来源:遂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