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统筹推进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纂工作,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和备案审查制度,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筠连县将合法性审查工作作为深化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为目标,落实“推行三个明确、整合三方力量、规范四级审查”的“334”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机制,打通基层依法治理的“任督二脉”,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
推行“三个明确”,实现审查内容全覆盖
“具体化”明确“审什么”。制发《筠连县涉法事务法制审核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包含但不限于“重大行政决策、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行政事务”等为“应审必审”事项,实现合法性审查范围从重点审查向业务、政务、事务全面审查升级。2022年对全县的涉法文件或协议开展合法性审查139件。“责任化”明确“谁来审”。印发《筠连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实施细则(试行)》,打造“政府+司法+主体部门+法律顾问”审查模式,明晰主体部门征求意见,部门法律顾问初审,县司法局复审,县委、县政府集体决策等各部门职能职责,实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2022年部门征求意见10余次,各单位法律顾问初审150次,县司法局复审140余次,集体决策60余次。“标准化”明确“如何审”。编制《筠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合法性审查事项告知书》《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基本流程》,分别梳理“应审必审”事项的流程环节、审查要素、法定依据等,严格落实“主体申请-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机构审查-政府决策-备案审查”全链条闭合审查程序,确保“应审必审”事项未经审查不得上会,未经审议不得制发。
整合“三方力量”,实现审查范围全覆盖
专职审查。政府每年保障80余万元用于购买法律服务,聘请律师、法律工作者等10余人组建法律顾问团,全面推行法律顾问会审制度,明确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专职专责,深度参与政府决策和重大法律实务。所有“应审必审”事项事先征询法律顾问的审查意见,送审材料随送法律顾问审查意见书。2022年,法律顾问提出法律意见建议200余条。跨界审查。统筹组织县内公职律师、县直部门业务骨干等,横跨多行业、多领域建立了20余人的合法性审查人才库,对影响面广、情况复杂、关注度高的审查事项,抽取对口专业人员参与审查,从法律性、专业性等角度为合法性审查提供科学建议。2022年开展跨界审查200余场次。开门审查。根据《筠连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对涉及公众利益重大事项,听取公众或者有关群体意见20余次。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组织专家、专业机构等开展研讨60余次。
规范“四级审查”,实现审查流程全覆盖
提前预审。坚持关口前移,县司法局对各部门拟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县政府涉法事务提前介入,2022年参与涉法事务会审会50余次。及时指导责任单位做好组织论证、风险评估、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10余次,严控合法性审查第一道关口。审慎初审。按照《筠连县涉法事务法制审核工作管理办法》,起草单位履行合法性审查初审责任,在提交合法性审查前,根据预审意见和提示,依法修改后交由单位法律顾问或公职律师初查,形成书面意见,有效提高初审质量。移送复审。县司法局根据移交审查单位材料,就审查事项的制定依据、拟解决的问题、征求意见情况等内容进行复审。对发现程序和实体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梳理提出具体处理意见,供县政府参考,有效规避各类决策风险。2022年审查规范性文件1件,协议87件,各类涉法文件51件。备案核查。印发《筠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筠府办法〔2022〕24号),明确要求以部门、乡镇名义印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制定机关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在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送备案审查。2022年,备案存档139件。(王先元 蒲玉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