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小学 田新春
摘要:本文围绕生命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了生命课堂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生文化)为核心构建的内涵,分别介绍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价值,生存教育培养学生应对危险能力,生活教育教导学生过好日常生活。接着讲述了生命课堂在实践中的探索,包括教学目标从单纯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转变、教学内容结合三生文化拓展、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创新。然后呈现了实践成果,如学生生命意识增强、生存能力提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同时也指出面临教师对三生文化理解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资源需优化整合等挑战。最后得出结论,尽管存在挑战,但随着教育改革推进,生命课堂有望不断完善,为学生生命成长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一、引言
在当今教育领域,乡村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愈发重要。生命课堂应运而生,它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即三生文化)为核心构建,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更贴合其生命需求的学习氛围,助力他们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实现全方位的成长,这对于乡村教育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三生文化与生命课堂的内涵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培养他们尊重和珍惜每一个生命的意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生命起源、生命发展等诸多内容的细致讲解,带领学生开启探索生命奥秘的奇妙之旅。
例如,在生物课上,当教师详细剖析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过程时,学生们能够亲眼目睹一个细胞如何逐渐演变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种细胞,进而构成复杂的生命体。这一过程犹如魔法般神奇,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生命诞生与发展的奇妙之处,从而在心底深处种下尊重和珍惜生命的种子。
(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着重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以及必备的技能,确保他们在面对各类自然灾害、社会风险等突发状况时,能够具备有效保护自己的能力。
为此,学校专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教师会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教授学生诸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至关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比如,在火灾逃生教学中,教师会详细讲解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判断火势方向、如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烟雾吸入、如何迅速且有序地从安全通道撤离等具体步骤。通过反复的模拟演练,学生们能够在实际面临火灾危险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妥善过好日常生活,助力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具备优秀的生活品质。
在品德课上,教师不仅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友善等诸多美好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关键作用,还会传授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基本生活技能。例如,在理财方面,教师会从简单的零花钱管理入手,教导学生如何合理规划支出、如何进行储蓄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们明白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并合理使用。同时,在家务劳动方面,教师会教授学生诸如扫地、洗碗、整理房间等常见家务的正确做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照顾自己。
三、生命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
传统教学往往侧重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生命课堂则实现了重大转变,将关注焦点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移到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之上。教师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目标的考量,而是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活智慧全面纳入其中。
以语文写作课为例,以往教师可能主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各类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结构的搭建等。然而在生命课堂理念下,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外,还会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这一方式,深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比如,让学生以“生命的色彩”为主题进行写作,鼓励他们在文中阐述自己对生命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色彩的理解,从而使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表达,更是学生对生命思考的一种呈现。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
生命课堂强调结合三生文化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拓展,为学生呈现更为丰富多元的知识体系。
就拿地理课来说,以往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地理知识的讲解,如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但在生命课堂实践中,教师会巧妙地融入不同地区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文化等丰富内容。例如,在讲解热带地区的地理知识时,教师会同时介绍当地居民以捕鱼、种植热带水果等为主要生存方式,以及他们独特的生活文化,如热情奔放的舞蹈、色彩斑斓的服饰等。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命形态,感受到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生命课堂中常用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创设与三生文化紧密相关的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
在历史课上,教师常常会模拟历史事件中的生存危机情境,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模拟的困境中亲身体会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比如,在模拟古代战争时期的围城困境时,学生们有的扮演守城士兵,有的扮演城内百姓,有的扮演攻城敌军。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们需要考虑如何在食物短缺、水源污染等艰难条件下生存下去,如何在面临抉择时既要保护自己又要兼顾他人,从而培养他们的生存智慧和对生命的尊重。
2. 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同样在生命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强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活能力。
例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常见的实践教学方式。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诸如关爱孤寡老人、清理社区环境等具体活动。在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中,学生们会为老人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等,通过这些实际行动,学生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清理社区环境的活动中,学生们亲自拿着扫帚、簸箕等工具进行清扫,这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保持环境整洁,还锻炼了他们的劳动能力,进而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四、生命课堂实践的成果与挑战
(一)成果
(二)挑战
五、结论
通过以三生文化为基础对生命法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尽管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相信生命课堂将会不断完善,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助力学生在知识、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活智慧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