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下午2:00,宜宾市乡村旅游研究会专家郑启友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鲁班楼201教室授川南木作非遗课。授课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江仁朝,建筑与环境学院党总支部书记温燕萌、院长郭莉梅、副院长张娅等校领导和教师接见了专家。

川南木作技艺于2018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2018﹞206号文)批准川南民居木作技艺为省级非遗。2013年8月19日,郑少文被宜宾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批准为市级非遗传承人。2021年6月22日,郑启友被宜宾市叙州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批准为区级非遗传承人。

2023年10月7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专业主任牟杨联系了郑启友专家,为了开展这次活动,该院成立了川南木作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制作了宣传栏、宣传扁。
授课前,由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党总支部书记温燕萌主持,介绍了郑启友专家情况。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江仁朝作了动员讲话,江副院长讲话指出:这次活动是本院科技活动周重要活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骨干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基地。介绍了1934年开始办农业专科,至今89年历史,学院有1.6万师生员工,有50的个专业,全部对应宜宾和南溪区的产业。
郑启友专家简要介绍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领导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更好担当非遗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的双重使命,更加显现非遗教育在文化德育、艺术美育等的双重价值,更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介绍了中国在联合国有43项非遗名录,大家熟悉的珠算和二十四节气等,宜宾有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48项,县(区)非遗318项。

郑启友介绍了传统木工的分类,当地民众通常将修筑“穿架房子”的木工称作“大墨”,做家具的木工称作“小墨”。
重点介绍了川南民居木作技艺指宜宾、自贡、泸州、内江等地修建民居的一种技艺。现保存这类木作技艺的房屋大多是清代、民国时所建,以川南宜宾横江、双龙一带的民居为代表。川南民居是川南建筑的代表。依山而建,多以穿斗式构架为主,这种构架在川南也称“立材房子”“穿架房子”或“穿架结构”。穿架房子以四合院为主,黄葛九洞桥的韦氏古村落,黄葛楠木林的陈塆头古村落,黄葛老母田的王氏院落有大量四合院保存。此外还有长五间转双耳房,也有三间房的。

穿架房选材主选楠木,其设计精妙绝伦,对木作师傅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穿架房的穿片没有接头,榫头和榫眼完全巧妙吻合,一座房子直接用几百片签蔑组合,斗、拱相拥,一堆小材在木工的精湛技艺下变成一座大房。
修建川南民居的工序主要从杀鸡开山破土仪式开始,后伐木、去皮、行开墨仪式,再画签篾、推、扁、锯、画榫、打眼、行看期过门仪式,再扯柱、上梁、扯大梁喊号子、上大梁仪式、装板、做门、最后行烧签篾仪式。


讲授后,学生分2批由郑启友专家教授同学们的实际操作,并给几位同学分享了做简易玩具的快乐。(王先元 刘凯 唐兴意 来源:宜宾市乡村旅游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