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朗朗书声。开笔典礼,鼓声咚咚。新生入学,六岁破蒙。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懂得礼仪,仁爱聪明。从小立德,大器可成。

“开笔礼”是古时极为隆重的典礼,是人生四大礼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开笔礼”俗称“破蒙”,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对少年儿童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打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入经典文化的殿堂。2021年9月29日上午8:30,高县硕勋小学校举行了一年级新生“开笔礼”活动。
本次“开笔礼”活动分为:端正衣冠、尊拜孔圣、孝亲敬师、击鼓明志、开笔破蒙、朱砂启智、吟诵经典七个环节。
《三字经》汇集了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它教会华夏儿女做事和做人的道理,一年级的小可爱们,用自己欢快的歌舞重现这一经典,也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礼一:端正衣冠
《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同学们在主持人的引领下“自正衣冠”,他们双手举过头顶,依次整理自己的头发、衣领、纽扣和鞋带。“互正衣冠”时,同桌的小朋友互相帮助,友善有礼。“师正衣冠”时,现场的领导、老师帮助孩子们整理衣冠。

礼二:尊拜孔圣
先师孔子,博学知礼。是我学童,立身楷模。全体学童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拜孔子学礼仪,再拜孔子学做人,三拜孔子学读书。期待孩子们在至贤思想的感召下,在儒家文化的浸润中,学会亲至贤、亲师长、亲友人、亲校园、亲祖国,做有思想的人,有道德的人,有文化的人。

礼三:孝亲敬师
古今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年级的老师是孩子的启蒙恩师,孩子们向老师行礼拜师,从此好好学习,立志成才。

礼四:击鼓明志
古代的读书人要到学宫去考取功名,他们进入学宫的时候,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目标就越明确。吕纯副校长亲自带领一年级各班学生代表击鼓明志。“立志发奋,儒学秉承;英才斯植,万里鹏程。”铿锵有力的誓言仍萦绕耳边。

礼五:开笔破蒙
古人云:“人生聪明识字始”,一撇一捺这个“人”字,虽简单却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要先学会做人。在接下来进行的“开笔破蒙”环节,吕校长向同学们解读了“人”字:一撇书写才能,一捺书写品德的含义,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做有才有德的人,要做有理想的人,有德性的人,有文化的人。随后,在台上端端正正地写出了这个“人”字,家长们也来到孩子身边,和孩子共同书写。



礼六:朱砂启智
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寓意开启智慧,从此眼明心亮,发奋读书。学校领导亲自为各班学生代表点朱砂,各班老师也在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中为孩子启智。
额点砂,启智慧,祝愿孩子们从此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礼七:吟诵经典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全体学生跟着吟诵《弟子规》,悠悠书声,让华夏音韵在硕勋操场上悠扬回荡!

开笔礼仪式意在让孩子们从小“明礼”“知礼”“行礼”,将“礼”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孩子们也会将今天隆重的开笔礼仪铭记终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一年级的新同学们在仪式中能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勤学苦习、尊师孝亲、仁爱处世,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争当勤学习、懂礼仪、道德高尚的新时代好少年!(龚敏 李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