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叙州区横江中学校陈华:老老实实教书育人 勤勤恳恳求实创新

2023-11-01 11:34:58 编 辑 部

两鬓微霜、长发不再、高度近视,这就是宜宾市叙州区横江中学校高三年级六班班主任陈华的真实写照。她只说自己是个平凡的老师,我们看到的却是她对教育事业的忠心耿耿;是她扎根讲台教书育人的任劳任怨,朴实守正。

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引领着学生们在英语学习的路上驰骋。她从学英语到教英语再到教而不忘学,孜孜不倦,不因学生优劣喜恨;从青春洋溢的稚嫩学子到白发稀疏的乡村教师,无怨无悔,不因名利多寡欢悲。

学而不厌 只希望为人师表

陈老师常说自己是一个很笨的人,要常学习。你要问她学什么,她说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不要看她已奔入不惑之年,可她经常向年轻人请教,怎样更好的理解年轻学子们呀,怎样更好的让手机功能服务于工作啦,怎样更好的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呀……同时也会看到她向年长的老师请教,怎样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呀,怎样更好的出题练题呀,怎样更好的处理学生的矛盾心理啦……除了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学习更多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她希望能这样不断提高自我,能成为学生的表率,也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笔耕不辍 不是写华丽文章

陈老师笑谈自己笔耕不辍,不是要写鸿篇巨著,甚至不是一篇论文,只是怕自己忘了而已。她常仔细备课,无论是教案,还是书本、试卷、练习题等,都要写很多的笔记,生怕辜负了学生的敏而好问。怕工作有遗漏,总要写许多纸条、备忘贴什么的。当有领导或专家的讲授,宝贵的经验或指示,更是要写下来,更好地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陈老师书上、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让我们看到的是她的勤奋,她的认真,她的仔细。她却说是自己“笨”就用“笨”办法。

一视同仁 领学生共同进步

陈老师说很多学生不容易,留守、基础差、家庭贫困、父母离异、交通不便……而这其中的很多孩子又特别的个性,特别的叛逆……但他们更需要关怀,需要帮助。一次次挑战,陈老师都必须接受,因为她秉持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孔子”式的教育精神。为了解学生情况,她常常与学生交心谈心,拉家常,洞察学生的心理,对症施策。她的不懈努力,旨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知识和本领,让他们学会做人。她将学生一批批的送到了知识的彼岸,一天天,一年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完成着引以为豪的伟大使命。看着学生们获得成功,她很欣慰。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艰苦奋斗 让生活自然而然

陈老师说自己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家中姊妹多,那时困难也很多,一家人艰苦奋斗,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越来越好。她说父亲和二哥都是乡村教师,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农业劳动,从小就能感受到当老师的辛苦。但正是父母及兄弟姐妹艰苦奋斗的精神,父母严格的教育和温情的鼓励,使自己自高校学成归来选择成为教师,并一直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所以能吃得苦,受得累,能解学生之所困,急家长之所急,不抛弃不放弃,坚持育人为本。生活不怕因烦事而打乱,自然而然,事业为先。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忠孝两全 无愧于朋友家人

陈老师说忠孝不是像古时候所说的报效朝廷孝敬父母,应该包括对事业的忠诚,对朋友的忠诚,对家庭的忠诚,对父母的孝顺,对子女的慈爱等。有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所以她是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好老师,她是同志们心中的好同事。陈老师说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却并不能常回家看看,去听爸爸准备的唠叨,去吃妈妈准备的饭菜。她不能常在父母身边陪伴,只能努力做到他们希望的样子,那就是好好工作,照顾好自己。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可能陈老师不一定照顾好了自己,但她一定顾全好了学生。现在,她的学生有比她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有公正无私的法律工作者;有不汲汲于富贵的公务员,也有信心十足的创业人;有在城市奋斗安家的,也有在农村建设老家的……

就是这么一个老老实实教书育人的陈老师,一路上勤勤恳恳、求实创新,践行着党的教育方针,在“老老实实”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永远走在完成使命的路上。又是一年高三季,愿在她的引领之下,她的学生们都能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来源:宜宾市叙州区横江中学校)


立即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