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职高:《课前自学、课中研学、课后思学: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模式》入选四川省数字校园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2023-06-07 11:26:31 编 辑 部

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四川省数字校园应用场景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的公示》,共遴选出55项应用场景入选四川省数字校园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其中,广元职高《课前自学、课中研学、课后思学: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模式》案例,成为四川省仅入选的三所中职学校之一。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引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变革创新活动。目前,学校正在以四川省中职学校“三名工程”建设为契机,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学习教育教学空间,促进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学生中心,探究形成“课前自学、课中研学、课后思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移动学习融入“课前自学”。学生使用移动APP集成的即时消息、在线学习、在线评价、作业上传、视频教学、在线辅导等便捷高效的学习功能,进入课程教学系统,学习老师下发的学习材料、课程内容、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评价,在线提交作业,回答问题,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经历数据都将实时记录,分析计算后纳入课业评价。
在线课堂实现“课中研学”。课堂上,老师借助现场信息化设备,使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研讨学习。教师利用在线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工具,组织学生互动讨论、协作学习,开展评价,发展高阶学习能力。
学习日志记录“课后思学”。学生课后登录APP,观看课堂实录进行补救性学习,完成作业练习,反思收获和不足,预习下次内容。每个学习情境或学习单元,均有一次在线监测,学生自我诊断阶段学习效果。课程结束时,系统根据学习行为、学习经历和学习效果数据,自动给出学业报告。
2.双线并行,运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混合学习”教学组织模式
系统设计。以教的流程“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监督”,实施教学管理;以学的流程“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改进学习”,促进技术融合。教的流程和学的流程双线并行,促进整体推进,以平行班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分工协作完成教学设计、资源整理发布、在线教学等工作,全体教师、全部主干课程、全体学生协调联动,整体实施。混合学习,即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学习。
3.资源整合,形成“一大两小、两端融合,混合一体”的技术应用模式
大平台——数字化校园大平台,小——电脑客户端和智慧校园APP。大平台集成所有数据,提供资源服务和在线教学,实现教案编写、资源聚合、课堂测验及作业批阅、数据采集等;电脑客户端实现微课制作、板书和远程直播和回放;学生用智慧校园APP实现在线交流、面授或交互直播、在线学习、在线测验和作题提交等。所有软件或系统一个账号登录,集中采集检测教学数据,流程协同,PC端和移动端互补,学生用一个工具即可完成所有学习环节的全部学习任务。
4.技术赋能,持续助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坚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融入岗位情境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全方位学习,注重数据的全方位应用,学生学习过程即是知识技能、认知能力、思维训练、信息素养、核心素养同步发展的过程,促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探索“数字孪生教学”。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近年来,学校信息化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荣获四川省教育技术论文活动一等奖1项,刊发“信息化教学”主题的学术论文2篇,四川省中职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1项,参与编写“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联合申报四川省精品在线课程一门,申报四川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个,立项广元市教育技术装备所首批教育信息化市级课题1个。教师课堂信息技术使用率达到100%,学生线上到课率97%以上,线上课堂活动参与率、作业完成率达到90%以上,课件等教学资源引用率达到85%。(权政)


立即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