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的美丽“蝶变”: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企管”—“弃管”—“齐管”的发展历程
(李 龙 文/图)3月30日星期一,上午9时许,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馨化老党员工作室”内,党员们在总牵头人黄志金带领下,认真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的“党日主题”学习活动;中午12点左右,社区众筹“侨家食堂”飘出了阵阵饭菜香味,每天吸引着辖区居民和附近食客前来享受“八菜一汤”美味可口饭菜;下午去“社区小超市”逛逛,到“阅报栏”看看报纸,晚上再到“文体广场”锻炼身体,这已成为辖区居民朋友的生活样式……
而这,就是发生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中的鲜活案例。
面对今天这喜人的局面,化工路社区党委书记钟会萍喜悦而平静地说到:“这是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社区与居民共同努力,辛勤付出换来的结果。”
化工路社区为青白江区最大的棚户区集中地和最具川化历史记忆的城市社区。辖区面积0.65平方公里,由10个小区院落,8776人组成;社区党组织下设12个党支部,共有512名党员。
化工路社区以川化集团家属生活区为主构成。因此,原小区管理以川化“企管”为方式;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川化管理模式的弱化和淡出,原小区逐渐成为“弃管”小区: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日趋突出。
近年来,化工路社区始终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以“红色建家、以文聚人、志愿服务”等三步工作法,着力打造“温馨化工路,和美幸福家”党建品牌,把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蓝图变为了现实:真正实现由“企管”到“弃管”再到“齐管”目标,更实现了过去“企业家属生活区”向现代社区的“蝶变”!
邻里乡亲,守望相助
以“红色建家”引领带动。社区构建“党支部对应小区(院落)、党小组对应楼栋、党员对应单元”的组织体系;按“先自治、后整治、再提升”原则,统筹整合近2亿元社区治理资金,实施川化生活区“三供一业”和城中村改造工程。
以“川化记忆”以文聚人。倾力打造“忆川化”品牌,讲述“川化故事”,培育“老川化”领军人物,激发、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积极性;联合商家、社会组织、居民,开办“众筹食堂”和便民小超市,构建居民“幸福生活圈”。

以“志愿服务”共治家园,形成社区居民“利益共同体”。用“社区事、家务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治理理念,将辖区广大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并把这一理念变为居民朋友参与发展治理的自觉行动,让每一名党员、每一位居民朋友都是未来美好社区的“建设者、践行者、共享者”。
今天的化工路社区已将“社区事”成功转化成“家务事”和“大家事”:“磐石先锋志愿服务品牌”下的一支支的“川化大妈”“民间志愿巡河队”“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和“馨化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服务,常年活跃在辖区的方方面面和每个一角落,成为推动社区发展治理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更成为了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如今,当你走进化工路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优美的环境,鸟语花香。特别是一处处社区治理亲民场景更让人动情感简触:“‘温馨化工路,和美幸福家’形象墙”“川化老照片主题互动墙”“法治小舞台”“集文娱放映”等于一体的“邻聚楼”,以及“侨家伙食团”和“益惠家超市”等等。居民朋友们为此点赞道:“现在走进社区,有温度、有体验、有感受、有回忆、更有幸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化工路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成都市百家示范社区”等40余项殊荣,其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也成为同行学习、借鉴、追赶的目标。
为此,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化工路社区这个青白江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排头兵,明天将建设成为一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发展相融”的美好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