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宜宾市叙州区南广镇中心小学校教师胡友,是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奋斗在农村的普通乡村教师。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在乡村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度过了二十八个春秋。二十八年朴实无华,用实干苦干的精神埋头培养了一茬又一茬农村娃,今天,他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在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男孩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因为其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庭教育的担子全丢给了年岁已高的奶奶。奶奶既要从事农业生产又要照顾孩子基本生活,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照管他的学习,时间一长孩子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因缺乏关爱和陪伴,他开始变得自卑,整天郁郁寡欢。发展到最后,内向的性格与落后的学习相互作用,仿佛让他陷入了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令其干脆放弃,直接辍学在家。
作为班主任,我没有贸然家访,而是在掌握具体情况后,我从解开孩子的心结入手。在后来无数次的家访中,我特意为他带去了几套夏天的衣服,为孩子替换了仍然穿着的冬装;在他家我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心谈心,走进他的内心深处;以自己农村娃的亲身经历举例,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手把手地教他做作业,加深对课堂功课的理解;和他在外地务工的父母通电话,和他们就家庭教育进行坦诚交流……一个多月的以心换心,终于逐渐让孩子感受到了温暖,慢慢重塑了自信,重回课堂继续学业。
在二十八年的从教生涯中,我一直十分关注家庭存在问题的孩子。班级里一个女生,父母离异后都另组合了新家庭,直接把她交给奶奶抚养,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让敏感的她变得胆小且孤僻,父爱与母爱的缺乏让她营养不良,身体十分虚弱,多次在课堂上出现眩晕甚至晕倒的情况。这时候的孩子,其实最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关心而是精神上的温暖,每当这时我都毫不犹豫由班主任变身为“班爸爸”,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镇上卫生院就诊,并在其苏醒后安慰和鼓励她。同时,走进孩子家里了解情况,为她送去玩具和营养品,叮嘱她注意按时服药吃药并加强身体锻炼。我还安排了班干部和她的小伙伴组成“看护专班”,时刻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大家的共同关心爱护下,小女孩的身体逐渐好转,同时性格也开始变回开朗阳光。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表者,当以传递思想、教授课业、答疑解惑为己任。这是对教师这个神圣职业内涵的深刻诠释,也是我矢志不渝为之坚守二十八年的教育初心。作为一个普通人,二十八年间,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与考验,我曾有过忐忑犹豫,也曾经历过徘徊挣扎,更曾面对过无数劝说与疑问。但是我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愿做那匹埋头拉车、默默无闻的老马,在教育的新征程上踏遍千山万水,回头看时,已然是春暖花开、一片坦途。这就是我,一个乡村教师,在叩问自己的初心与使命的时候,给出的最响亮回答!(龚敏 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