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热点 > 科教
教育热点
科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热点 > 科教 > 详情

科教

高县教体系统:抗“疫”战线上的“最美组合”

科教发布时间:2022-09-20 07:42:42

本次疫情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高县教体系统1300余名教师闻令而动,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冲锋在抗疫一线,很多特殊的“组合”一起上阵,他们或是“夫妻档”,或是“父女兵”,又或是“一家三口”。他们用坚守和付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塑造了一个个抗”疫”战线上的“最美组合”,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和示范。

一家三口齐上阵 携手并肩战疫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高县月江中学教师罗可银一家三口齐齐上阵,抗疫一条心,以“小家”的力量守护“大家”的安康。

罗可银从2022年9月5日开始,就作为第一批教师志愿者,主动加入月江镇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工作中。在完成福顶村信息采集后,他又主动到庆符镇硕勋社区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负责巡街、守卡口、维持秩序。解封后他又立即投入月江镇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工作。作为医生的妻子和儿子在疫情发生后也主动参与到核酸采集工作中,沙河镇二八村、庆符镇、嘉乐镇留下了妻子忙碌的身影,百花镇街道、白龙、孔滩留下了儿子奔忙的身影。从早上天不亮出发,到晚上天黑了才回家,晚上边吃饭还边交流工作情况,罗可银一家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舍小家为大家、扎根岗位的无私奉献诠释了他们的忠诚、尽职和担当。

罗可银说:“尽管每天起早贪黑,累得腰酸背痛,生物钟完全打乱。但为了人民平安健康,我们一家的努力都是光荣的、值得的。”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大疫面前有大爱 父女携手抗疫情

请缨披白甲,热血证丹心。从三尺讲台“出卷人”化身疫情防控“答卷人”,高县沙河中学英语教师王欣玫和身为警察的父亲王晓阳主动请缨,化身为一抹“志愿红”奋战在抗“疫”前线。

当晨光并未破晓,城市还在沉睡,王欣玫和父亲已早早来到核酸采样点,王欣玫负责录入核酸检测信息,她的父亲则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在高温天气里连续作战6个小时,他们坚持不喝水、不休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全力以赴,直至采样任务结束。防护面罩上的汗水是王老师辛勤的见证,青春面庞上的红色压痕是她的初心使命!

“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我愿意做大海的一滴水,为抗疫尽绵薄之力。”王欣玫说道,“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我们能够献出一份绵薄之力,觉得很荣幸,能够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是我们父女俩人生中最值得铭记的经历!”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教师“夫妻档” 同心战“疫”线

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疫情来袭,身先士卒,他们义无反顾勇当志愿者。面对疫情,高县硕勋小学校教师杜森文、硕勋中学教师沈念雨夫妻俩,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冲在抗“疫”前线,共同书写责任担当。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从2022年9月5日开始,杨森文、沈念雨夫妻俩每天都会在凌晨5点早早将三岁的女儿送到姨妈家,再到各自的核酸采集点报到,马不停蹄地穿上防护服,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从6:00到12:00,连续6个小时,顶着32℃的高温,夫妻俩一直站着,挥动着手中的手机,他们来不及喝一口水、上一次厕所,厚重的防护服里早已全身湿透。6个小时里,杨森文录入1900余条核酸信息,沈念雨录入1400余条核酸信息。

“疫情来临纠动着我的心,也纠动着大家的心,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担当参与其中,希望通过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沈念雨说。(龚敏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