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主要培养小学师资和开展小学教育研究,是川北地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党总支现有教师党支部2个,学生党支部1个,师生党员43人。近年来,初等教育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学院两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实施先锋工程,培育创建出“杏坛先锋”党建工作品牌。
一、品牌内涵
“杏坛先锋”党建工作品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扎根小学教育,聚焦人才培养,突出师范特色。学院党总支组织实施“四大”先锋工程,以思想先锋工程领航,以组织先锋工程强基,以育人先锋工程筑梦,以服务先锋工程为民,全面提升学院政治建设、育人质量、专业建设和服务地方水平,不断推进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党的旗帜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热土上高高飘扬。
二、主要做法
(一)实施思想先锋工程,坚定政治方向
学院党总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牢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引领师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根铸魂;加强政治领导,坚持学院党总支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重大事项由党总支会先行政治把关再提交党政联席会决策,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建立健全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开展“学党史 讲微课”、“大学生悦读会”等活动;组建学院师生红色宣讲队,通过进教室、进宿舍、进网络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院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读一本红色书籍、唱一首红色歌曲、观一部红色电影、讲一个红色故事、写一篇红色感悟”,加强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专题培训,选树育人典型,实施“明日之师”师范生养成计划,构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机制,让“学高身正,志远行端”的校训准则成为全院师生最鲜明的师德底色。
党员教师向党旗庄严宣誓
(二)实施组织先锋工程,筑牢阵地堡垒
学院党总支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基层党组织。健全组织机构,选配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教授担任总支书记,按规定配齐专职党总支副书记、专职组织员,优化党支部设置,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学生党支部书记由优秀辅导员担任。严肃组织活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和组织生活会,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的规定,各项组织活动做到准备足、过程实、记录全。完善组织制度,制定《初等教育学院党支部考核评价实施细则》等9个制度性文件,使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规范党员管理,设立初等教育学院分党校,定期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按照“思想入党、行动入党、作风入党”的总要求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不断提高党员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阵地建设,合理布局党务公开栏,精心设计党员活动室,营造良好党建氛围,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增加党员的归属感。创新组织方法,通过制作和讲解微党课、踏寻红色遗迹、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等方式常态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支部工作能力,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形成了“三抓三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四字诀”等支部工作法。
(三)实施育人先锋工程,推动事业发展
学院党总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抓党建培育学生成长,以十大育人体系为载体全力构建学院三全育人格局,挖掘各项工作蕴含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突出师德文化育人功能,建设以“红烛领航 教育报国”为主题的三全育人院系试点项目。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技能训练、专业竞赛、文体活动、劳动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六个方面构建第二课堂平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抓党建促进教师发展,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教师全面快速发展。实施领航计划,发挥头雁效应,培育专业领军人物、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织教师党员在教学科研、学生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勇于“扛旗挂帅”。实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建双带头人工作室,实现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双结合”,推动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双促进”。抓党建推动专业课程建设,建立“双主线、多平台、螺旋递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底层共享、中层互选、高层拓展”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职业教育双高建设标准,以小学教育专业为核心,辐射语数外三个专业,加强专业群建设和开展师范专业国家二级认证。建设小学教育“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教育学、古代汉语、大学英语三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织实施四川省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四)实施服务先锋工程,强化责任担当
学院党总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在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党建引领乡村教育振兴服务,教师党支部与苍溪石马小学和剑阁姚家小学党支部结对,充分利用学院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智力帮扶,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和师生互访,定期派出师生党员支教。党建引领地方科技服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闫宝荣团队主动对接地方农林主管部门,为广元地区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传播治理、猕猴桃溃疡病防控等诸多难题破解提供学术与技术支撑。教师党员深入山区开展主要森林害虫种类分布调查等研究,走进农民夜校,为村民讲解果树育苗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党建引领社会文化服务,创建“心灵有约 健康随行”志愿服务品牌,组建教师党员心理咨询服务队,为中小学校师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讲座。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党员志愿者化身“红袖章”“红马甲”深入街道社区,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学院文化活动品牌“英华计划”以校园为基点辐射周边社区,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文化氛围。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三、工作成效
“杏坛先锋”党建工作品牌通过突出抓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阵地建设,激励师生党员创优争先,推动了党建和教师培养相互融合,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2020年以来,1000余名大学生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59名优秀青年师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学院党总支及其下属党支部2次获评优秀党组织,9人获评优秀共产党员或党务工作者。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初等教育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学院3人被评为广元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被评为广元市科技拔尖人才,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13个。学院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13人次,学生参加国家、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0项,学院2500余名合格毕业生奔赴巴山蜀水和大漠边疆,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案例一
打造“心灵有约 健康随行”党员教师
志愿服务品牌
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心理育人功效,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初等教育学院利用专业优势,组建党员教师志愿服务队,开展校内外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活动。
心手相牵,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初等教育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带进校园,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教师心灵,走进师生的家庭,真正地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校际合作地深入开展。自2020年以来,共开展了16次校内外心理专题讲座,参加学生人数超3万人次。服务队成员受聘利州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顾问,开展利州区“守护花开·青春绽放”中小学心理健康校园巡讲活动,为地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团队共举办讲座与团体辅导11场,帮助利州区中小学各学段毕业生轻松学习、积极备考、快乐生活,收获一个多彩的毕业季。利州区人民政府督学权文忠充分肯定了我院心理志愿服务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辅导与咨询技巧,盛赞巡讲活动是送给利州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及时雨。
在南街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深入乡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亦较为突出。为此,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深入乡镇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近年来,团队教师先后赴青川县木鱼小学、朝天区曾家小学、苍溪县五里小学、剑阁县姚家小学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个体、团体辅导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剑阁县姚家小学组织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共克时艰,齐心抗击新冠疫情。针对利州区中小学校学生在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和学习问题,初等教育学院教师党员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队开展利州区中小学心理支持行动,举办4次线上专题讲座。团队成员一方面用心理学共情的技术帮助同学们正确看待情绪,学会用理性调节情绪,另一方面用生动的案例、科学的分析和实用的方法帮助同学们认识学习疲劳,提出了“动机管理、成就管理、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四个策略,为中小学生高效学习提出了科学的路径。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有力提高了学生对自我情绪、压力管理、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的调节能力,对中小学生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中小学生的一致好评。
通过“心灵有约 健康随行”党员志愿活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心理育人成效和育人影响大大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案例二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四字诀工作法
初等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把党员教育培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着力在“知”“情”“行”“意”四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持续提升学生党员素质,培养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念好“知”字诀,加强理论学习。学生党支部将党的理论学习贯穿大学生在校全过程。通过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主题党、团课以及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不断加深大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领悟。党支部还组织开展“学党史 讲微课”、“大学生悦读会”和“大学生宣讲团宣讲”等活动,通过进教室、进宿舍、进网络全面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大学生宣讲团成员宣讲短视频截图
念好“情”字诀,增强情感认同。以教育连接情感认同,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好地恪守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信念。以历史引领情感认同,通过加强“四史”学习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事实诠释情感认同。通过讲述近年来开展的脱贫攻坚战、疫情阻击战等,让学生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念好“行”字诀,提高素质养成。按照“思想入党、行动入党、作风入党”的总要求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技能训练、专业竞赛、文体活动、劳动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六个方面构建第二课堂平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实施“四个一”活动,通过“一升(升国旗)”涵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一标(三笔字普通话学习标兵)”争做师范技能标兵、“一册(学生第二课堂手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一师(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配备一名教师党员),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党员参加党日主题活动
念好“意”字诀,锻造理想信念。依托广元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红色文化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通过“读一本红色书籍、唱一首红色歌曲、观一部红色电影、讲一个红色故事、写一篇红色感悟”,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解决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理想信念弱的问题。通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家乡发展相结合,坚定信仰、明确目标,在服务人民和贡献社会中发挥力量。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知情行意”四字诀工作法将心理学相关理论与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相结合,从认知、感情、行为、意志四个方面入手,发挥师范生专业特色,提升学生党员素养,做到党建与专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发挥了党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提升了支部工作质量。(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