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热点 > 科教
教育热点
科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热点 > 科教 > 详情

科教

讲“理”育“新”——中共川北幼专马克思主义学院总支部委员会党建品牌

科教发布时间:2022-11-26 08:10:12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部门,学院党总支以三个教研室为单位设置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4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96%。党总支立足学院工作实际,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措并举,切实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推进“大思政”工程,培育时代新人,创建培育了讲“理”育“新”的党建工作品牌。

一、品牌内涵

讲“理”育“新”党建工作品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依托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和思政课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宣讲中的优势,理论宣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四个抓手”,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系统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育人、服务地方宣讲等工作,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全力推进“大思政”工程、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主要做法

(一)课程讲“理”,创特色出成果,站稳主阵地

学院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一方面,狠抓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先后补充专职思政课教师10名,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跟岗访学等90余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制度约束和考核激励作用,建立健全以教研室为单位的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营造教师之间、教研室之间比学赶超的创先争优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占领思政课程主阵地,坚持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打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为基础,“四史”教育等选择性必修课为拓展的思政课课程群,积极创建优质共享型思政课课程群教学资源库,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最优化配置,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优秀课程,探索形成了寓教于活,教学设计做到“三结合”;寓教于行,教学实施实现“三融入”;寓教于优,教学总结进行“三反思”的“三结合三融入三反思”思政课教学特色。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在全国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

(二)专题讲“理”,多形式广覆盖,协同育新人

学院组织党员到学校社团、党校、青马班、班级等宣讲重大会议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引领学生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院党员成为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主力军。一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党史我来讲”学生课前讲党史活动,并将其常态化。2021年秋开设“四史教育”课程,组建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和示范课程建设,该课程已命名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参加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二是开办党史大讲堂。组织党员教师成立“党史宣讲团”,面向各院系学生开办“党史大讲堂”,组织讲党史专题讲座7场;三是将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转化为理论成果,撰写理论文章10余篇;四是录制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全体专职思政课教师多形式录制微党课视频,参加“铭记党史聚力量、坚守初心开新局”微党课竞演活动。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开办“党史大讲堂”,思政课教师作专题讲座

(三)实践讲“理”,重创新显成效,活动铸人魂

推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一体化,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兴趣拓展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课程化素质教育,形成第一课堂(校内教学课堂)引领、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辅助、第三课堂(校外实践教学)强化、第四课堂(学生大赛)提升的四类课堂联动育人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提升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是建设了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立足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发展趋势,投入110万元建成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将VR技术引入思政课堂,紧密对接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要求,实现历史场景的沉浸体验,使学生在VR情境中潜移默化传承红色基因和生成正向价值,实现教学内容的情感升华。二是“教研互补”开展师生实践研修,先后3次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巴中、泸定、石棉、西昌、贵州等地开展实践研修,让教育资源从尘封记忆升级为活态传承;三是建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组建研究团队,深挖本地革命人物、历史故事、红色精神,研讨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构建红心聚力、红心筑魂、红心强国的红色基因活态传承价值链,开展校园路演、红色歌曲创作传唱等活动;四是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和“大学生讲思政课”展演活动;五是结合时政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各党支部分专题开展“职教学生读党报”研讨活动三场。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在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开展“职教学生读党报”专题研讨

(四)服务讲“理”,尽职责做贡献,共创新局面

学院积极履行高校服务地方职责,发挥党员作用,为地方文

化发展贡献力量。一是发挥智库作用。强化对事关区域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的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研究、应用研究,增强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参与度、贡献度。拓展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县区党校等战略合作,加大院地互访力度。发挥学院资源优势,鼓励开展实证研究,解决区域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打造学院智库品牌。选派党员参与了广元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编写;对接朝天区教科局,组织党员对朝天区各学校开展“十美”德育活动进行凝练提升;选派教师赴朝天区、大石镇、市实验中学等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参与市实践教学基地研学活动指导,选派教师赴旺苍红军城观摩、研讨,深入挖掘红军城历史文化素材,制定研学活动;二是传承地方红色文化。依托广元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持续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深度发掘川陕苏区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本土红色文化传播特色品牌,擦亮广元城市名片,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学院服务广元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三是助力宣传宣讲。建立健全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精神宣讲长效机制,积极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市委、团市委宣讲团成员,赴市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直属学校等宣讲重大会议精神。先后作党史学习教育、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宣讲报告20余场。与八二一老年大学开展结对共建,定期开展理论宣讲。选派党员教师参加广元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三巡回指导组,巡回指导9个市级部门及20余个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四、工作成效

讲“理”育“新”党建工作品牌促进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地,也推进了教学工作的提质升级。“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已被认定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两门课程教学团队和“四史教育”教学团队均获得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赛二等奖,思政课课程群教学团队被立项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和“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推荐的微电影作品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作品获得高职高专组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思政课课程群教学资源库已开始建设。教师教改项目获广元市第十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教师参加四川省思政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获专科组一等奖第一名。“三结合三融入三反思”思政课教学特色在全国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座谈会上交流,并被学习强国四川省平台推送、省教育厅《教育动态》刊发。一名教师获得广元市基层理论宣讲大赛一等奖。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领导到马院调研指导

案例一

聚焦宣传宣讲,传播党的声音

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理论学习宣讲方面的优势,聚焦理论宣传宣讲,深根细作,在传播党的声音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校园讲“理”,常态化开展党史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挖掘能讲会讲的思政课教师成立了党史宣讲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史大讲堂”系列讲座,分别以“为了理想勇敢前进”“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课—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湘江战役暨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与启示 ”“长征精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为主题,为全校师生作了7场精彩的专题讲座,引导全校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讲座覆盖全校党团员8000余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光辉历程,深切感受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青春乐章!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党史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

区县讲“理”,及时传播重要精神。积极履行高校服务地方职责,发挥党员作用,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学院副院长徐华伟参与广元市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研究和撰写工作;选派4名党员参加广元市委讲师团,作党史学习教育、四川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宣讲报告20余场;选派1名党员教师参加广元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三巡回指导组,巡回指导9个市级部门及20余个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教师何丽参加广元市“铭记百年路 奋斗新征程”基层理论宣讲比赛,获得一等奖。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何丽参加广元市“铭记百年路 奋斗新征程”基层理论宣讲大赛

案例二:

聚焦实践活动,引领时代新人

学院积极推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一体化育人,形成四类课堂联动育人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加深感悟、在活动中提升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研互补,开展教师实践研修2021年4月组织党员到巴中通江川陕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党日活动;10月,组织党员到泸定、磨西、安顺场等地开展实践研修,重走长征路,深刻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组织党员参观学校建党百年书画作品展和红军石刻标语拓片展。2022年暑假,组织思政课教师赴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茅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等地,再次重走红军长征路,到苟坝会议会址、花茂村,重走毛泽东小道,深动感悟红色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融合。通过实践学习,进行党性教育和锤炼,引导思政课教师牢树“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站稳讲台,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党员教师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党员教师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专题研讨,涵养学生报国情怀。2020年6月,学院在校内组织开展“职教学生读党报”专题研讨活动。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个教研室党员教师与各院系学生代表同读《人民日报》重要新闻,师生紧紧围绕青年使命担当、红色文化传承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教师认真解读,学生积极发言,并针对学习的党报文章畅谈心得体会,实现了教师单向灌输向师生双向交流的转变,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形式,延伸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学生纷纷表示:党报是青年与国家对话的传声筒,是涵养爱国情怀的的重要载体,并将勇担青春之责,在不断积累新知识与新技能的道路上展现新作为。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开展“职教学生读党报”学习研讨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概论课教研室开展“职教学生读党报”学习研讨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