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机关幼儿园秉持“环境浸润 生活教育”理念,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促进健康、快乐成长”为根本,推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为幼儿小学初期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培养、健康心理养成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一、家、园、校、社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科学解读意见要点,抓实衔接教育研究
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帮助孩子们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学习生活,我园多次组织教师开展“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认真解读《科学做好幼儿入学准备指导要点》,进一步明确幼小衔接内容和目标,为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引。为更深入、系统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今年3月,昭化区机关幼儿园申报了区级课题《幼小衔接教育园本策略研究》并成功开题。挑选学科教学骨干、班级管理骨干参与研究,抓好研究过程环节,向“抓实”要效益,目前研究工作顺利进入第一阶段。
三、聚焦四个准备,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一)培养良好习惯,育独立自信魅力
幼儿园坚持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从幼儿进入小班开始就将培养其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并一直贯穿于整个幼儿园阶段。
各年龄段教师根据各自段幼儿特点,制定详细的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养成计划,并在一日活动中落实。构建家校合作,大力倡导孩子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家园合力共促习惯养成。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相应年龄段的“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鼓励每个孩子都参加,以此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技能及成长的信心。
广拓培养习惯路径,通过班级种植园、值日生、家庭劳动打卡等养成劳动习惯,体验劳动的快乐,锤炼勤劳、合作、不怕困难等良好道德品质。
(二)充足户外活动,炼健康强壮体魄
针对当前“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幼儿园在严格落实户外2小时活动中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 一是晨间活动变新样:幼儿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年级组为单位合理规划了活动场地,每周一次户外体能循环大循环,大班、大大班结合特色课程篮球、足球,每周一次晨间活动。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室内晨间活动的单一形式,有效提高了晨间活动质量,而且也真正解放了幼儿手脚,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达到了锻炼、成长、发展的目的。二是体能训练更规范:聘请专业的体育老师入园对教师们进行培训,规范教师基本动作示范与幼儿体能测评的标准,让幼儿在日常的走、跑、跳、投掷等动作更专业、更规范,在期末对幼儿的体能测试更全面、更完善。
(三)优化育人环境,促交往能力提升
结合昭化地域文化,创设以“魅力昭化,幸福成长”为主题的环境打造。以昭化美景、昭化美食、昭化特产为主题,打造全园区角13个,美育美劳室5个,丰富课程建设、游戏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班级区角游戏、户外游戏、社团游戏、大带小跨班游戏、自主游戏、角色游戏等,鼓励幼儿和不同年龄的伙伴交往,创设自由交往的机会,丰富交往经验,养成规则意识,提升任务完成能力。
(四)主题教育活动,助幼小无缝对接
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有上小学的愿望,是幼儿开启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感动力,也是重要的入学心理准备。在大班这个幼小衔接的重点时间段,幼儿园会定期开展“助力幼小衔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1.让幼儿提前认知。大班老师们会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在班级主题墙上与幼儿提前一起布置与小学生活相关的内容,营造环境氛围。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通过“参观小学”之旅,让孩子们在一路的观察、感受、体验和发现中,对老师的崇拜、对哥哥姐姐的羡慕及对小学生活的憧憬不禁油然而生……
2.让幼儿提前担当。幼儿园坚持开展好每周一的主题升旗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由大班的幼儿轮流担当升旗手,各班轮流在表国旗下表演,在大家共同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初步感受到了齐心协力的力量,集体的荣誉感油然而生,同时初步的爱国热情也由此萌发。
3.让幼儿提前感知。到了大班下学期,适当增加集教活动,每周至少3-4节,时间35-40分钟。让孩子逐渐适应小学课堂模式和时长。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今后,昭化区机关幼儿园将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所需,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以“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基”为目标,以科学的方法为路径,抓好幼小衔接教育,护航孩子健康成长!(广元市昭化区机关幼儿园 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