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双新”、“双减”,推进数学自导式课堂教学改革,搭建教师交流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3月15日,高县文江镇中心小学校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了数学“自导式”课堂展评活动。此次活动共有4名年轻教师献课,全镇课改实验教师和四川省胡玉兰名师工作室宜宾工作站部分成员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第一节课,由高梦媛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加法》。课前,高老师结合学生学情,精心设计了预习指导单和检测单,教师精准把握了学生预学效果。课中,教师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全班展学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说清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圆满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第二节课,由罗星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罗老师注重践行“自导”理念,构建真实课堂,通过预学检测找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极大地展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课堂中,罗老师注重启发引导,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三节课,由刘庆莲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的换算》。刘老师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研制了“四单”,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交流、汇报,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整个课堂生动有趣,灵动高效。


第四节课,由汪小敏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汪老师在课前精准指导学生预习,课堂上通过预学检测精准掌握学生的预学情况。课堂上汪老师通过学习任务的驱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总结、归纳、表达、操作等能力。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交流中收获,在思考中成长。


最后,四川省胡玉兰名师工作室宜宾工作站刘厚春站长对这四节课进行了现场点评。刘老师首先对四位老师一直坚持自导式教学实验给予充分肯定,也对这四节课中呈现的亮点、不足给予精准的点评和指导。他希望全体老师认真做好以下几点:1、认真研读课标、教参、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结构体系和知识网格。2、认真做好教学“四单”,精心做好设计。3、坚持自导式常态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4、关注学生习惯(特别是预学、复习)养成,让学生主动学习。


本次“自导式”研讨活动,给全体自导式课改实验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老师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更新了自导式的理论,学会了自导式教学的策略,更加坚定了自导式教学实验的信心和决心。相信通过老师们不断的研究、实践、反思,“自导式”教学将在文小的课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龚敏 陈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