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八年级(5)班的张雨轩,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让“emo”无处寄生》
近年来,“emo”成为了一流行网络热词,生活中,我们也常从身边人们的抱怨声中听到“我emo了!”此类话语。
我上网查了一下,emo的原意是指情绪硬核或者情绪化硬核,现在指的是情绪不稳定、不开心,或者有一些很丧的想法。简单举个例子:“我emo了”可以理解成:“我情绪到了”,“我颓废了”,“我抑郁了”。
而今,随着“我emo了”一词在网络上越来越流行,大多数时候人们用它来开开玩笑或者自嘲,有时更像是一句口头禅、一句自我发泄。就如同每天在“学海”中搏击、在“书山”上攀登的我们,有很多时候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甚至会觉得“苦不堪言”,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
但是,我以为:很多时候,那emo的瞬间都代表着心理防线的破碎,而低落情绪裹挟下的我们要想办法自救——那就是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失败占据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时,乐观的心态是生活的解药。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是人类的第一财富,财富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是心还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相适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当前,迫于学习压力,我们不少同学常会出现焦虑、厌学等情绪,严重的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或是由于青春期的心理不成熟,出现与同学之间关系处理不好等现象。这诸多烦恼如果积压在心中,可能会造或极端心理。
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如何形成健康心理,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卓越成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学习与生活中,大多数同学还是积极向上的,面对失败时也乐观接受。现在正处于初夏时节,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同时气温多变,容易导致“感冒”。和身体一样,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阳光的心灵偶尔也会“感冒”,你也许有不被人解理的疼痛;你可能感到孤独而无人倾诉;你也许会因一次次的失败感到自卑甚至绝望……
其实,这样的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失望、烦恼、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偶尔的心灵“感冒”是正常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心理健康。身体感冒了,绝大多数时候可以自我治愈。心灵的“感冒”也一样,同学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疏导来解决。如果我们无法独自面对,可以求助于他人,比如我们学校就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当然,在所有能给予你温暖和帮助的人当中,一定不要忘记最重要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
对付疾病最好的方法是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同样,提高心理免疫力,最终要靠我们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
其次,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有人可能会问:道德修养也能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吗?事实证明:道德高尚多做好事,经常满腔热忱地帮助人,扶助人,爱护人,援救人,人们自然也会投桃报李,给予热情地回报。
爱人者,人恒爱之;助人者,人必助人;敬人者,人亦敬之。这种良性的反馈,必然会使人产生欣慰,受到鼓舞,使人愉快,进而获得快乐。
第三,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有些同学因家庭或自身等原因存在厌学情绪,把读书学习视为一种痛苦、负担、压力,这种强烈的厌学情绪使这些同学自暴自弃,悲观厌世,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很容易被社会上的坏人所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每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对待学习,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学习能使人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懂得人生的真谛,使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人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人生和前途,始终斗志昂扬,乐观向上。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精彩,人生才会有价值。
第四,要正确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于对别人的爱心,来自于对别人的尊重。把你的爱心与老师、同学分享,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把你的意见与别人分享,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忠告;与人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与人分担痛苦,痛苦会减半。多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送人鲜花,留已芬香,多尊重别人,多体谅别人,多听取老师、父母、同学的意见,经常真诚地对人微笑,真诚地微笑充满着你的自信,表示着你的礼貌和对别人的尊重。
同学们,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心灵的“感冒”更不可怕。让我们携起手来关注心理健康,用真诚和热情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共同去开拓健康的绿洲,促进我们的精神健康,让“emo”无处寄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吴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