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识和水平。

2023年7月8日至7月13日,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寻荐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文明”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段栋文、李大鹏的带领下走进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既学习了团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讲话,又深入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以及龙脑桥感受文化的魅力;既为推进石刻文物宣传,制作视频进行推荐,又走进烟火气进行推广。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4000余件,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2023年拟被确定为70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它围绕党史教育、馆校共建、助力创文、爱心助残等多个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使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好感悟思想、体验文明、学习先进,增强自信。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认识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了解到博物馆所展示的石刻作品主要分为四神、建筑、侍仆、武士、花鸟灵兽、伎乐等六类,感叹宋代石刻工匠技艺之精湛。此次体验学习让队员们对宋代泸县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团队成员进一步探索石刻文化、发掘宋代历史的兴趣,也增强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更好推动石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四川泸县宋代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帮助下进行了石刻宣传视频拍摄,推进宣传工作。选取青龙戏珠石刻、夫妻好合·双鹰逐鹿门扇、彩绘花鸟石刻、扛椅男侍石刻、飞天宝镜石刻等五件珍贵文物。团队分工明确,策划、演员、编剧、拍摄、导演各司其职,力争将这些石刻文物的所有细节和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完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其反映出来的宋代生活风貌和人文思想,使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生动地呈现出来,让石刻活起来。


另外为了让文物更有亲切感,有烟火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商铺、银行、医院、菜市场、十字路口等场所,走进青年、中年、老年等人群,力求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做好宣传。实践团队发放宣传册和小礼品,介绍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以及石刻文物,邀请市民到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进行参观,更直观地观赏石刻、接触石刻。通过此次活动,让群众对石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和激发了群众对石刻的兴趣,切实推动泸县石刻保护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在为期六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团员们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去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脑桥。团队成员收集了更多关于龙脑桥的传说和历史,也近距离感受了这座古桥的魅力加深了团队成员对龙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意义的认识,更加增强了青年学生宣传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活动期间,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实践团队在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的会议室开展“接续荣光跟党走·青春筑梦新征程”主题团课。主讲人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党中央在团十九大开幕会上的致辞和团十九大报告。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党中央对当代青年的鼓励和期望转化为学习动力,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四有”时代新人。下一步将深入了解、宣传泸州市泸县“龙”文化,做好泸县传统文化普及工作,让更多人感受龙城魅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收获颇丰,既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重要讲话精神,又加深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文化自信。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加强研究阐释,坚持学以致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来源: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