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观点
观点
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观点 > 详情

观点

浅谈小学生品德行为教育

观点发布时间:2023-05-25 21:53:16

摘要:农村教育现今出现了很多必不可免的问题。单身家庭造就了许多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家庭都是隔代教育,无论在学习还是行为习惯上面都会存在很多的不好的现象。教师在校教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环境、主题教育、关爱、鼓励


品德行为教育就是对思想进行感化教育,让它向好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品德行为教育尤其重要,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懵懂期,犹如一张白纸,你怎样教,他就怎样学。俗话说:“三岁看七岁,七岁看老。”尤其是一二年级的时候,学校老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

学校塑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人家。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教学不单是课本上的语数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在农村,就家庭教育这一板块而言就较落后,家长往往也会忽略学生的品德教育。所以,在学校教师就应该塑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这样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卫生的好习惯,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甚至改变家长,在家里也能起到一个小小模范作用。

学校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

学校要将德育渗透在日常的常规教育中,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充分了解《守则》和《规范》的内容,促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集体观、道德观、法制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开展了德育主题活动。“德” 就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要引导每一位学生每天做好事 ,不做坏事,从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养成爱护公共财物,尊敬师长,尊重长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等良好习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基础道德素养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相信,当代的学生绝不是缺乏善心的一代,只要我们教育者有“善心”有“善举”,那么他们一定会被我们“教”成一群懂得并具有真善美的接班人。

关爱每一位学生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让很多孩子都缺少关爱,无论是父爱还是母爱,都会让孩子的性格得不到健全。在学习方面就会越来越不认真,成绩则跟不上。学生越学越没有动力,甚至二三年级就开始厌学,这个时候老师不仅仅就是传道授业的,而是作为爸爸或者妈妈的角色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关爱。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多和他们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让他信任你。教师切记不要因为学生成绩差而对学生不管不顾,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通过品德教育感化学生,学生才会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鼓励缺乏自信的学生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现在的学生,很多都缺乏自信,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灯,教师应该多去发现学生的优点。而表扬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手段,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倡教师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场合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在真诚的肯定中享受快乐,获得足够的自信,在良好的表现基础上获得发展。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适当到位的鼓励比起正面单纯的说教,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孩子的攀比心理比较强烈,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受到表扬,他会表现出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会主动做得好一些,以取得老师的鼓励。每个学生都期待自己能成为被表扬的对象。

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要细心去察,捕捉学生的需要,当学生失意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帮助他重新树立自信心,就足以让他铭记于心。

欣赏表扬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鼓励激发后进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特别是后进生或某一方面问题突出的学生,要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不太容易。但作为一个老师,须转变观念,不以一个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多角度立体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并细心观察,多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说句心里话,面对班上几十个学生,大多数老师留意的只是那少数几个聪明的、学习好的,而实际上,那些沉默少言的、学习较差的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只有那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受关爱,才会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逐渐地恢复信心,努力把自己提升到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来。

表扬是一个人对他人所做事情的认可,是对人的一种鼓励,受到表扬可以让人有信心和动力,不会萎靡不振,特别是孩子,是需要认可的,常说的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多给孩子鼓励,孩子就有动力,行为也会积极向上。适当的“表扬”确实能让孩子,特别是特别的孩子,进步更快!可见,教师在学生的眼中多么重要,一个眼神也或许是一句话,都可能就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品德修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是摆在第一位的,这就需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综上所述 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换句话说,教育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从小事、小节开始,让品德修养润物无声地进入学生心田,就能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整个人生打下向好向上的价值基础。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