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白鹅能长这么好,我能靠白鹅赚到钱,养活一家人,必须要谢谢刘作林书记。”“他人真的很好,之前我担心自己没得技术,要赔本,他就开培训班教我们咋个养,还送小鹅苗给我们,我真的太感谢他了!”这是南溪白鹅协会成员应天蓉对宜宾市南溪区人大代表、南溪白鹅协会支部书记、“鹅司令”刘作林同志的评价。
刘作林同志是宜宾市南溪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溪区裴石镇裴丰村宏臣生态白鹅养殖场的主人,同时他也是一位退役军人。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的当下,他坚持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带领群众发展白鹅产业,不但向前来学习的群众提供免费的养殖技术培训和资料,还向每人每次发放10元午餐伙食补助。凭借优秀的个人品质、科学的养鹅技术以及互帮互助的思想觉悟,他先后被评为南溪区“十大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创业之星”、裴石镇“优秀共产党员”。
深研细究鹅本领 技术扶持暖人心
2014年,南溪区优惠的政策条件和裴石镇裴丰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刘作林毅然决定流转土地120亩,投资140余万元在裴石镇裴丰村成立了宏臣生态白鹅养殖场。一开始刘作林也是养鹅的门外汉,但他肯干肯学,吃苦耐劳,通过时长观察白鹅习性、请专家指导技术、投入资金改善硬件条件,他逐渐掌握了白鹅养殖技术。
创业之路初显成效后,他始终不忘人大代表身份,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要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多年来,南溪区范围内他共带动发展白鹅养殖规模户1000余户,每年发放优质鹅苗10万羽以上,他多次参与对周边困难养殖户的帮扶,通过教技术、赠鹅苗、捐物资等方式,仅在裴石范围内就培育了100多个困难户养殖点。此外,他还常年举办“南溪白鹅”养殖义务培训班,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
人代会上勤发声 建言献策履好职
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白鹅养殖户,刘作林深知白鹅产业的行业前景及发展潜力,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白鹅产业可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查资料、跑实地、看案例,最终拟写了《关于助推南溪白鹅产业发展》的议案,并在区人代会上积极发声,争取领导对白鹅产业的关注与重视。苦心人,天不负,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南溪白鹅成功被列为南溪区“3+1”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之一。
此后,为促进白鹅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效益,按照“基地成园、产业成链、品牌成名”的现代农业体系,他研究出“保种场+养殖农场+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集种蛋回收与孵化、鹅苗育雏与销售、商品鹅饲养与回收、鹅肉深加工与销售、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白鹅产业链条。如今,他成立的宏臣生态白鹅养殖场,有白鹅养殖圈舍6栋(圈舍面积达2300平方米),年出栏白鹅12万余只,并通过线上电商+线下实体店进行销售,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致富,央视也曾多次邀请他参与“每日农经、农广新天地”等新闻栏目采访。
积极探索谋合作 拓展资本强支撑
宏臣生态白鹅养殖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与国有公司——宜宾南溪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接,共谋合作发展新模式。引智引资,夯实白鹅产业发展基础,拓宽白鹅产业发展领域。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刘作林本人深知发展白鹅产业有利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于是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更需充分利用合作发展有利条件,做到“一精一响一顺”:一是品质精,围绕“南溪白鹅”拓展延伸相关产品链条,深入挖掘产品文化;二是品牌响,通过“务实”与“务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加强营销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模式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着力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全力推动南溪区白鹅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勤勉履职、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刘作林同志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回首过去,努力与辛劳都得到了回报;展望未来,白鹅的翎羽将在南溪这片土地上更加焕发光彩。(王先元 钟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