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信息中心
网观
民生健康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 详情

网观

人勤春来早 必有好收成——珙县抢抓农时扎实做好春耕生产

网观发布时间:2023-02-09 00:12:2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节刚过,村民们充分利用晴好天气,陆续投身于春耕春管的大忙时节。珙县乡村和相关部门忙着筹备农资和到田间指导,农民下到地里除草、翻土、起垄、施肥、播种…各自争先下着春耕备耕的“先手棋”,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繁忙场景在这里尽情展开。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珙县农技人员到田间察看指导油菜生产情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进一步稳定播种面积,珙县以稳粮保供、增产增收为目标,强化耕地“非粮化”和土地撂荒管控,全力盘活各类撂荒地和低效地,特别是充分利用幼龄果园、茶园、桑地等进行套种轮作。如采用玉米+紫苏(或大豆等)带状复合种植等,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在主粮基本不减产基础上增收紫苏(或大豆等),确保播种面积增加,助力粮油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23年,珙县计划播种耕地面积53.65万亩,预计产量超20万吨。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珙县基层供销社为村民配送农资

“今年有哪些好种子,我想早点了解一下。”虽然距水稻育秧还有一段时间,曹营镇种粮大户余水已经按捺不住,他早早来到供销社询问起今年有哪些稻种?化肥行情如何?能不能配送等。为让农户买到放心、价格合理农资,珙县提前部署,及时开展农资需求调研,掌握农资库存、经销网点布局和农资配送等情况。截至目前,珙县已储备种子380吨(其中玉米180吨、水稻120吨)、肥料4900吨、农药60吨,耕种机械(具)6000余件(套)、农用无人机4台。当地目前春耕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余水说:“我了解了一下农资有保障,我想买的几乎都有,现在担心的是如何才能流转到更多的地来种水稻了”。

农业生产农资很关键,技术和田间管护同样很重要。珙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成立粮食、油菜、蔬菜等技术服务组,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本土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测土配方和油菜病虫害防治等指导。今年以来,已派出技术人员13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份。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珙县举办农产品“大赶场”活动(种植大户正在宣传其产品)

珙县供销社充分发挥传统的组织优势、流通优势和服务优势,积极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全力恢复乡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和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8个乡镇供销合作社,22个村级供销合作社,并以此作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抓手。

“今年以来,我们已举办春耕备耕农业技术培训大讲堂13期(油菜田间管理、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农业‘五新’技术培训等)。同时,还建立春耕技术服务微信群3个,线上解答种植技术难题50余次。”珙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何良才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尽力消除农民技术盲区,让村民在春耕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针对春节期间市场需求旺盛、消费相对集中等特点,县委、县政府把本土农特产品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组织起来,举办声势浩大的农产品“大赶场”暨展示展销活动,满足广大市民消费需求,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和促农增收。

四川省民生研究会新媒体中心-官网

珙县巡场镇箐林村村民春耕生产劳动

珙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珙县正在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以确保不误农时的服务节奏,扎实抓好春耕备耕和田间管护,多措并举掀起春耕生产热潮,确保应种尽种、满栽满插,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硬仗。各涉农部门也在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广泛采用“订单种养”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增收打好基础。(王先元 范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