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在全民阅读大会上最新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稳步上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成为主要增长点,2023年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的81.8%提升了0.1个百分点。
“全民阅读”重要吗?为什么大家都在推阅读呢?“走向阅读社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创设“世界读书日”的一个初衷。其实,无论是“阅读社会”还是“学习型社会”,都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图书馆、出版机构、家庭等多方形成合力、共唱和声,这样,才能不断放大读书的声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目前,我们已经拥有大量“阅读基础设施”: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实体书店、便捷的图书配送物流让“全民阅读”走得更深更广,未来,或许还需要关注可支配时间等方面。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都尝试在繁忙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中找到平衡。
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才能静下心来、从容求索,在书海当中优游涵泳,体会“读书之乐乐陶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可支配时间,终日奔忙,读书就难免被放到次要位置,甚至弃之不顾,长此以往,则会失去“整本阅读”的能力与心境。从这个意义来讲,推广阅读、提高国民阅读量,是一个需要嵌入到整个社会发展框架中来讨论的议题,而不仅仅是“读书圈”的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修养的途径。纵观历史,联想当下,畅谈未来,这些无不都弥散着耐人寻味的书香。作为历史的接班人,我们应担起重任,携一缕书香成长,细品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陈凤莲 单位:安居五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