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三
剑阁县一个名为锯山垭的村子
显得格外热闹
方圆数十公里的百姓
以及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
纷纷聚集于此
只为参加盛行数百年的民俗活动
——“锯山垭大肉会”
位于剑门山区锯山垭的“大肉会”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祭祀习俗,源于唐朝,起于明朝,盛于清朝。相传唐朝时,当地每年二月初三的“文昌会”和十月初一的“牛王会”,锯山垭村民都要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献整猪谢恩。祭祀后,每户分得一块重一到两公斤的熟肉,众人席地而坐分而食之。久而久之,慢慢形成了定例,至明朝时,逐渐演化成了民间习俗——“大肉会”。2013年被广元市政府命名为广元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感受民俗魅力,传承多彩非遗
快跟着文广旅君的脚步
一起去“大肉会”的现场看看吧
01
民俗盛会
传统民俗巡游
拉开了“大肉会”的序幕
巡游队伍从锯山垭文昌庙出发
在村中游行后回到文昌庙前空地上
游行结束后
耍牛灯、川剧锣鼓等文艺表演
在舞台前精彩上演
所有表演人员均为当地村民
极具地方特色
02
美食盛宴
色香味俱全的大肉
是“大肉会”的绝对主角
大块的猪肉在大厨的精心烹饪下
经过十余小时的文火慢煨方才出锅
香味浓郁,让人食指大动
除了压轴的大肉外
大肉会宴席还包含刀尖圆子等十种菜肴
荤素搭配,均为当地的特色美食
近百张餐桌依次排开
人们凭购买的“干飞子”(餐券)入席
八人一桌围坐在露天的石头桌凳上
人们吃大肉、看表演、话家常
祈福平安兴旺,共享团聚时刻
(来源: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