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动 缘 起
桂花作为广元的市花,也是树幼的园花,今年的桂花在孩子们的翘首以盼中盛开了,随着风起,满园飘香。阵阵花香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01
活动价值
02
活动目标
1.乐意通过感知、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的探究。愿意用图画、符号等多种形式表征自己的设想和成果。
2.尝试整理、概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并能够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3.能与同伴主动沟通,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桂花节活动的筹备与实施。
4.能够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关于桂花的各种作品,愿意分享制作成果,共同感受桂花的美以及秋天的美。
03
活动驱动性问题
活 动 实 施
第一阶段:初遇桂花
桂花香飘满了幼儿园,幼儿园哪里有桂花树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记下来你在哪里找到的桂花。
大调查
经过一番搜寻,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幼儿园里共有15棵桂花树,桂花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孩子们对金黄色的花和银白色的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桂花大调查。
教师的发现:
当教师注意到孩子们对桂花树展现出浓厚兴趣时,及时抓住绝佳的教育契机。通过开启桂花节主题活动,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并在教育过程中融入自然科学、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的学习内容,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第二阶段:探秘桂花
在通过多种渠道对桂花的相关知识进行收集后,幼儿对桂花的特征、种类、花期、作用等有了更具象的概念,对桂花进行深入探索的兴趣也更为浓厚。
教师的思考:
在使用不同方法采集桂花的过程中,孩子们都经过了讨论和思考,我们从工具和摘桂花的方式出发,利用身边最常见的材料完成了一次次的桂花收集。每个孩子都尝试着与同伴共同协作,表达自己的观点,无形中锻炼了孩子们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幼儿的收获:
在采摘的过程中幼儿主动思考,知道可以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工具进行实践,从而完成一次次活动。在一次次活动中幼儿积累了经验,所以在下次碰到问题的时候会思考该如何解决。
教师支持策略:
1.支持、引导幼儿,给予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与时间。
2.提供所需的材料,帮助幼儿进行求证。
3.收集整理相关表征,帮助幼儿梳理问题,便于下一步的探究。
第四阶段:保存桂花
在采摘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许多桂花已经被工具损坏,还有很多桂花落在地上腐败霉化......他们议论纷纷,表示能将桂花保存下来该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有的说可以做成桂花蜜,有的说可以做成桂花馒头,还有的说可以制作成桂花香囊呢......
将桂花风干保存
制作成桂花标本保存
制作成手工皂保存
制作成桂花蜜保存
桂花节 分享会
在孩子们的眼中,桂花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一抹亮色,更是他们探索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小小向导。各年级组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朋友们更加亲近自然,了解桂花,同时也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珍惜传统文化的种子。由此,我们携手开启桂花节分享会,让爱与美好在这个秋天里生根发芽。
桂花小汤圆
桂花馒头
桂花红茶
桂花蜜
桂花香囊
桂花艺术品
幼儿的收获:
1.在活动中,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不断增强,通过了解、制作、保存桂花,为幼儿动手操作和不断探索,积累了直接经验。
2.幼儿积极主动探索,乐于参与、乐于学习,通过“观察—计划—讨论—合作—记录”的路径,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尝试商量并解决问题,学会了沟通表达。
教师的收获: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学习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次的桂花节主题活动源自于孩子们的发现和兴趣,结合了当前的季节特点和幼儿园独有的自然资源;以孩子的兴趣为主线,不断探索,去制作美食与各种手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一次次的尝试,在试错中重构新经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把教育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拓展认知,扩展思维,增强动手能力。
主题活动反思:
1.在桂花美食制作过程中,幼儿的操作材料不够丰富,没有及时增添,还需要改进。
2.教师对于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例如: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往能力的途径与方式,教育契机的捕捉,促进幼儿新经验获得的同时,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图 片:各班级教师
编 辑:中四班教师
初 审:冉婷婷
终 审:何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