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信息中心
网观
民生健康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 详情

网观

以文执笔,绘就文化强国建设新图景

网观发布时间:2024-11-07 10:45:06

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始终如一条璀璨的河流,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引领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新征程上,必须在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办好中国事情,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筑牢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凝聚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家园。在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传承着无数熠熠生辉的文化精髓。这些精髓,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这些文化基因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品格,更赋予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党员干部作为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经典文献中汲取智慧,从传统技艺中领悟匠心,从民俗风情中感受温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不忘本来,文化文脉铸就中华民族的“绚丽色彩”。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不竭源泉。进入新时代,我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从组织“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重点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再到创作一大批《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展现了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的电视文艺作品……文化不仅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华文化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也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绚丽色彩”。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如光,照亮前路。新的时代画卷,期待新的描绘。以文执笔,构思更多创新创造的文化作品,回应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故事,必将绘就出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图景,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作者:何冰萍 单位:安居二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