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信息中心
网观
民生健康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 详情

网观

以余华英案为鉴,共筑儿童保护防线

网观发布时间:2024-12-30 15:02:53

近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宣判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拐卖儿童案犹如一记沉重的警钟,在我们耳畔长鸣,提醒着我们儿童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也让我们深刻反思在防范此类犯罪上的疏漏与责任。

余华英在多年间拐卖多名儿童,其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那些被拐走的孩子,他们的童年被无情剥夺,被迫与亲生父母分离,在陌生的环境中承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而失去孩子的父母,他们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之中,四处奔波寻找,每一个日夜都在煎熬中度过,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这些家庭所经历的苦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让我们看到了拐卖儿童犯罪的巨大危害。

这起案件警示我们,儿童防拐教育刻不容缓。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重任。要从小告诉孩子陌生人的危险,教导他们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透露家庭信息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学校也应当将儿童防拐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安全教育讲座等,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拐卖的潜在风险,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儿童防拐宣传中来,利用各种媒体平台传播防拐知识和技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安全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们也应当反思社会在防范拐卖儿童犯罪方面的不足之处。相关部门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拐卖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如车站、码头、集市等,要加强巡逻防控,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机制。同时,基层社区组织也应当发挥作用,加强对辖区内儿童的监管和保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是一场悲剧,但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契机。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必须行动起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入手,加强儿童防拐教育,完善防范机制,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安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这片土地上永远回荡,让家庭的幸福得以延续,让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得以保障。

(作者:谭凌云 单位:遂宁市安居区第四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