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行走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唐家村,一幢幢洁白敞亮的农家小院依山分布,一条条平整干净的乡村公路蜿蜒连绵,一棵棵冬桃树上硕果累累……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图景跃然眼前。
“唐家村有今天的变化,真心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市委老干部局和市科协的大力帮扶!”作为唐家村振兴发展的见证者,唐家村原村党支部书记李财成深有感触。
培育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在唐家村二组70岁脱贫户张贵福的房前屋后,一棵棵冬桃树密密伫立,修剪过枝干有些已经冒出新芽。
“我种了30多棵冬桃树,去年初挂果纯利润就有1000多元!”张贵福高兴地说,今年利润有望达3000元。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元市委老干部局驻唐家村第一书记魏湛介绍,经过考察,全村选择了冬桃作为主导产业。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朝天区有关部门,先后争取产业资金20余万元,按照“庭院经济+种植大户”相结合的模式,引导唐家村群众房前屋后栽植冬桃10000株,个别种植大户栽植200余株。同时,按照“采五”原则,即丰产期桃农每棵树采5斤冬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丰产期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7万元。
“要注意把这些竞争枝、交叉枝都要剪去,才更利于桃树生长!”连日来,在去年新发展的集体经济冬桃产业园里,技术人员赵续斌每天有序地组织工人们为桃树进行管护。魏湛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冬桃产业扩面提质,驻村工作队对接争取中央衔接资金70万元,建成25亩集体经济冬桃产业园,配套了抗旱池、灌溉管网、产业道等设施设备。“根据唐家村气候、土壤等实际,我们选择了晚熟黄金油桃、黄金蟠桃作为园区主打品种。”赵续斌介绍,丰产期园区总产量预计达50吨、产值达60万。
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注重抓好传统核桃产业的巩固提升。针对原有千亩核桃产业园效益不高的问题,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市、区的相关部门协调项目资金,成功完成700亩核桃品改,去年核桃年产量达100余吨,农户户均收入达0.6万元。
抓好养殖产业发展。驻村工作队积极用好用活各类帮扶政策,主动为肉牛、生猪等养殖大户协调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困难,助力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目前,累计培养王连军等养殖大户5户,村上肉牛存栏200余头,生猪存栏260余头,在全村形成主动创业、竞相致富的良好氛围。
现在的唐家村,冬桃产业为主导、核桃产业为支撑、养殖产业为补充的村级产业体系正加快建立。
提升善治水平 打造宜居环境
“唐家同心!其利断金!”在去年举办的沙河镇夏秋运动会入场仪式上,唐家村运动员们精神抖擞,齐声高喊着口号。经过两天的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唐家村在拔河、篮球、接力跑等多个项目中赢得奖项。
据魏湛回忆,初到村时,正是唐家村、桃园村合并后的磨合期。要推动新唐家村发展,必须实现合村更合心。
刚开始驻村的半年,驻村工作队通过村组干部会、坝坝会等形式,向村组干部、离职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重点群体讲清楚合村并组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再通过他们做好全村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新唐家村、新唐家人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村委会修葺一新的公开栏前,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总吸引着群众驻足观看。“我们把严格‘三务公开’作为引导群众关心支持村班子工作的重要途径!”魏湛说。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打造了标准的公开栏,并严格督促村“两委”就“三务”以及重要事项及时公开,实现了以公开透明促公正履职。近年来,全村无一例信访发生。
“邻里之间友善和谐,安心舒心!”唐家村五组群众李坤然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驻村工作队把提升文明乡风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国庆、春节等重要节点,定期组织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和市舞蹈协会等开展科普宣讲、送文化下村、送春联等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精神文明水平。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好邻居”等评比,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如今,在驻村帮扶队的倾情帮扶下,唐家村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有志人士回乡创业;大山里面的核桃、冬桃等特产找到了销路,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村风民风越来越文明……
(魏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