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安县淯江初级中学校在县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开展了省级课题“初中‘数学+N’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策略研究”暨县级专项课题研究深度实施策略专题培训。参会人员有省级课题《“三新”背景下县域初中‘数学+N’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课题主研人员、市级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课题主研人员和全县立项初中数学学科融合作业设计专项课题研究主研人员。
本次活动由省级课题《“三新”背景下县域初中‘数学+N’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策略研究》主研、江安县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林主持,培训主要内容是初中“数学+N”暑期项目化作业设计方法、初中“数学+N”学科融合作业设计专项课题研究实施策略探讨。
活动首先由全县11个立项初中数学学科融合作业设计专项课题的负责人作2025年7—9月研究工作推进发言,各课题负责人详细汇报了暑期学科融合作业设计与布置、课题研究季度的工作安排。陈林对每个课题的推进开展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并强调各课题要定期开展研讨、定期组织阶段性汇报,确保课题研究有效推进和顺利结题。
随后,陈林作了《基于本土资源的初中“数学+N”学科融合项目化实践性作业设计》的专题培训。陈林详细解读了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对项目化作业设计的七个黄金要素、关键特征、项目化作业类型、设计原则等进行了一一梳理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将“数学+N”本土特色项目化作业设计进行分类:数学与空间规划类、数学与工艺制作类、数学与艺术设计类、数学与生态环境类、数学与地方文化类、数学与经济生活类。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陈林的讲解,对项目作业设计理论和实际操作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最后,陈林结合目前课题研究情况,系统梳理出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的12个要点:1.优化研究方案(申报书、开题报告等)。2.系统设计学科融合作业,形成体系。3.作业设计类型丰富。4.作业设计素材来源多途径。5.作业设计呈现规范,有创新。6.作业设计层次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7.作业评价个性化,提炼形成可推广的评价模式、方法策略。8.创新作业设计新观点、新方法,提炼形成认识性成果、操作性成果和创新点。9.打磨一批高质量作业,形成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予以推广。10.扩大作业使用范围,收集原始作业资料。11.高度重视研究成果资料整理。12.定期开展主题研讨,形式多样;每次活动有主题、有简报,每季度至少1次课题活动外宣。
本次活动围绕初中“数学+N”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策略展开,通过课题汇报、专家指导和专题培训,系统梳理了项目化作业设计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陈林结合本土资源提出六类特色作业设计方向,并明确十二项课题研究推进要点,为参研人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操指导。活动有效提升了课题组对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的认知深度,强化了暑期研究任务的规划落实,为后续课题高质量推进及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陈林 彭学才 来源:江安县淯江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