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充电”启新程
秋日扬帆谱新篇
广外举行教师暑期专业提升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8月20日至21日,广元外国语学校举行以“培训赋能促发展,笃行不怠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暑期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校长陈大向出席会议,各分校全体专任教师参与培训。本次活动还特邀广元民盟烛光初级中学、昭化区昭化镇初级中学、昭化区实验小学、昭化区元坝镇第一小学、苍溪县元坝镇初级中学、青川一中等多所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共研成长、共话教育。
动员讲话
学校副校长陈子卫在动员会上强调,教育的深耕需要在沉淀中积蓄力量,教师的成长要在迭代中拥抱新局。他号召全体参训教师要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在专家引领中更新理念,在同伴互助中研磨技艺;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思考,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践动能。
副校长陈子卫向全体教师提出五点期望:一是将德育融入日常管理,在细节中培育品格,做学生成长的“筑梦师”;二是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善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做教育变革的“弄潮儿”;三是肩负英才培育使命,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强国战略的“铺路人”;四是坚持专业立身,持续学习不断精进,做终身学习的“攀登者”;五是心怀教育使命,勇于担当奋发作为,做继往开来的“奋斗者”。
专家讲座
专家介绍
郑学志:曾为湖南中学教师,原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执行校长,郑州市郑中国际学校总校德育校长,全国班级自主教育管理实验课题发起人、负责人。先后出版了《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招招鲜》《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等30余部教育教学专著总发行量突破120万册。
讲座内容
郑学志老师以《班主任高效常规管理课——做好常规就出彩》为题,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启发性强的专题讲座。他分别从教育理念更新、管理方法创新和实践案例解析等多个维度展开阐述,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当前班级常规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与突出难点。讲座中,他重点围绕德育在常规中的有效渗透、学生良好习惯的阶梯式培养、师生之间的高效沟通与情感联结等关键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系统、实用性强且易于一线教师落地实施的解决方案,为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与实效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专家介绍
葛凤翔: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现兼任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复杂系统国际科学中心教授,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高技术专项等项目负责人。
讲座内容
葛凤翔老师在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创新教育教学实践应用和思考》的专题讲座中,从技术工具应用、理论框架构建与教学实践融合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系统阐述。他结合一线教学中的典型场景和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人工智能在个性化教学、学情诊断、课堂互动及教育评价等关键环节中的实际应用,生动展现了AI技术为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与可行路径。
专家介绍
杨文川:重庆巴蜀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兼竞赛部副主任,2019-2024年连续担任五届贯通班(XTB)班主任。主要负责巴蜀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初中段以及初高衔接段),助力学校先后培养多个国际金牌,每年保送清北20人,为学校100+的清北录取人数做出贡献。
讲座内容
杨文川老师以《浅谈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为题,呈现了一场高屋建瓴、内容丰实的专题讲座。他从巴蜀中学的办学理念出发,深入阐释了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与实践框架,并聚焦初高衔接机制、导师制实施、竞赛课程体系等关键环节,系统分享了巴蜀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中的探索路径与成果经验,为我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教师专业能力测试
为检验和巩固暑期培训成效,8月21日下午,学校组织开展了2025年暑期教师专业能力测试。本次测试紧扣学科课程标准,采取答题、说题与命题相结合的多元形式,全面考查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与教学应用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测试,组织严密、考风严肃,旨在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推动教师深入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切实将课程标准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学校党委书记官英,副校长陈玉培、陈子卫,研究中心主任曾义等领导亲临考场巡视指导。
此次培训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育人使命感和专业自信心,更有效促进了新课标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来源:广元外国语学校
撰文/刘鑫 编辑/吴建序 复核/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