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和煦,教研情浓。10月24日上午,以“深耕教学沃土,滋养素养之花”为主题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遂宁市安居区第一小学校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安居一小、河东新区仁里小学校及安居一小教育质量共同体学校的书记、校长及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开启了一场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与思维碰撞聚焦素养:从“知”的传递到“人”的培养

活动在主持人刘秋菊老师温暖而有力的开场中拉开帷幕。开幕致辞直指活动内核: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数学教学不应再是公式与定理的简单传授,而应成为启迪智慧、塑造思维的力量。如何将“数感、量感、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等核心素养的种子,播撒在课堂教学的每一寸沃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探索的时代命题。

本次教研,正是对这一命题的集体回应与实践破局。

一、课例示范:让思维在课堂真实发生
活动的第一幕重头戏,是向攀老师带来的课例展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向老师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历“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等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课堂上,学生不仅是解题者,更是小小发现者和探究者。在向老师巧妙地引导下,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深刻体验了从具体问题到数学本质,再到规律应用的完整历程。这堂课,为观课教师提供了一个将“模型思想”和“推理能力”素养落地的鲜活样本。

二、理论引领:为教学实践注入源头活水
观课结束后,两场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将活动推向高潮。

何梅老师以《从“知识传递”到“素养培养”——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新活力》为题,深刻剖析了传统课堂与素养课堂的本质区别。她结合丰富的案例,提出了课堂转型的实用策略,强调教师应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思维发展的引导者,让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素养的栖息地。

紧接着,段红梅老师以《以“整体关联”为基,借“策略思维”赋能——“四学”课堂落地数学核心素养》为题,分享了更具结构化的教学范式。她强调,教师需具备“整体备课”的视野,打破知识的碎片化,通过“四学”策略将知识点串联成线、编织成网,从而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策略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两位专家的讲座,一从理念破冰,一从路径架桥,相辅相成,为与会教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三、共研共进:在思维的碰撞中蓄力前行
活动期间,及时的课例点评与总结,则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卢桂兰老师对展示课例的精准剖析,谭德才校长对活动价值的深刻总结,都引发了老师们的深深共鸣。会场内,专注的聆听、认真的笔记、会心的微笑,构成了秋日里最美的教研图景。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讨活动“干货满满”,既有接地气的课堂示范,又有高站位的理论引领,破解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启发。

尾声:深耕不辍,静待花开
“独行快,众行远”。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区域内数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更是一次对核心素养课堂实践的集体宣言。
我们相信,每一次深耕,都是为了土壤更肥沃;每一次浇灌,都是为了花朵更绚烂。安居一小教学共同体将继续秉持“共享、共创、共成长”的初心,在探索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道路上,携手并肩,砥砺前行,静待满园素养之花璀璨绽放!(来源:遂宁市安居区第一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