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信息中心
网观
民生健康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 详情

网观

高县:高擎“法律巡视”利剑 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网观发布时间:2023-08-02 23:18:44

医疗卫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2020年6月1日,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实施,人民健康权利有了法治保障。今年以来,高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将目光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贯彻落实情况,看成效、找差距、查问题、促提升,推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高县”。

强组织抓重点 “把好脉”更精心

“执法检查是人大行使宪法赋予的监督权,也是保证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要紧扣法律制度、法律规定、法律条文这一关键,通过深入调研,真正掌握贯彻落实情况。”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志刚在全县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法检查动员会上强调。

为确保执法检查取得实效,高县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部分委员、人大代表的意见基础上,不断优化细化执法检查方案,成立了执法检查组,明确了执法检查重点,并专门召开执法检查动员会,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执法检查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高县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开展了法律专题培训,就法律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各执法检查组对照法律条文,认真梳理检查内容和重点,为更科学、高效、精准地做好此次执法检查,做足了准备。

深调研察实情 “问好诊”更精细

“当地在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落地实施方面有什么举措?取得了多少成效?还有什么困难和不足?下一步打算怎样干?”7月上旬,高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4个执法检查组,采取统一组织、分组检查的方式,深入县医疗机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学校等地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集中执法检查。

“带着问题开展执法检查、查清病灶、对症下药,精细为卫生健康事业‘问好诊’是这次执法检查的一大特点。”高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执法检查采取‘座谈+现场’‘问卷+走访’等多种方式,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

每到一处,执法检查组成员都认真察看现场、仔细翻阅资料、详细询问相关问题,围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药品供应保障情况、健康促进情况、资金保障情况等内容,召开座谈会17场次,发放调查问卷300余份。

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乡村医生学历普遍较低,年龄结构老化,医技人才“难引进、留不住”……座谈会现场,一个个紧贴实际、直击要害的问题被抛出,执法检查组成员分别对相关问题进行逐一解答,积极建言献策,帮助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和难点,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解难题补短板 “开好方”更精准

执法检查重在查问题、找根源、出对策、解难题。7月28日,结合执法检查结果,高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分别听取和审议了高县人民政府、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疗保障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相关报告以及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施行以来,全县印发各类学习宣传资料25万份,设立宣传咨询点300场次,接受咨询30万人次,短信推送25万条,3.9万人次参与相关法律知识有奖竞猜活动;组织举办医务人员培训提升班142场次,参训人员2.6万余人次;高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妇儿科大楼投入使用;基层卫生院中医馆实现从“0”到“100%”的全覆盖……一组组数据,折射出近年来高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高质量发展和进步,但还存在学习宣传力度不够全面深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各项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执法检查组建议,要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监测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强化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方位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一条条建议意见情聚民心,紧扣民意,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增强监督质效上下功夫,在跟踪督办问题整改上下力气,在加强监督成果转化运用上出实招,切实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扛起法律责任,着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在高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健全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撑起健康“保护伞”,为助推全县卫生与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王先元 王彬 罗景萍 来源:高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