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途径,广元市昭化区机关幼儿园在校本教研工作中,以“培训引领、课堂实践、课题助推”为工作思路,以“游戏点亮儿童人生”为理念。将“教”、“研”、“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立足本园实际,以研促教,全面提高。
一、健全教研制度,重视示范引领
健全规范的校本研修制度,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每月教育科研纳入考核,实行评优选先,一票否决制。以教师为本,制定了教研三级制度(一级:园长、副园长、教科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二级:年级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市区级骨干教师、名教师上示范课,规范全园教师的教学行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师徒结对帮扶,一对一指导,通过新教师见面课、青年教师研讨课、实习生汇报课,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
二、走进孩子生活,挖掘教学内容
本着校本教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宗旨,合理开发创新教学资源。幼儿园没有固定的教材,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2022颁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一日活动皆课程。结合广元市昭化区机关幼儿园“环境浸润 生活教育”的办园特色,于是我们从孩子感兴趣的人和事情、生活活动中挖掘、发现课程内容。以主题课程为起点,由园主题-逐渐细化年级主题-班级主题,目前班本课程已经趋于成熟,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形成小班“圆圆的世界”、中班“我是防疫小勇士”、大班“我是小小消防员”、大大班“嗨翻萝卜”等优秀游戏案例50余个,18个案例参加省市优秀游戏案例评选,获一等奖11个、二等奖7个。
三、多方位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一)立足实际,积极开展课程培训。
幼儿园的课程培训遵循每年有计划、每期有重点原则;注重面向每一位教师,分层培训,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不断提高;并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主题派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特长的教师参加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培训教师回园后对全园教师培训,达到一人培训,全员受益。
(二)教科研与师训相结合。
科研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必须让每个教师提高独立的、主体的科研能力。我们坚持“以自我
(三)建立双向互动的带教模式。
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转变以往帮带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提出“一个明确、二个分明、三个要求”。“一个明确”即带教目的明确。“二个分明”即师徒职责分明、奖惩分明。“三个要求”即要求定期签订带教协议、制定计划,定期开展有实效的活动,注重反思和积累,写好总结;要求在思想上,师傅要为徒弟做出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在业务上,师徒定期互相听课,并进行小结和汇报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真正提高。
四、申报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问题就是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督促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分析、反思、提炼、总结能力。课题研究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保教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昭化区机关幼儿园先后完成市级、区级课题3个,形成原本教材6本。目前有在研的省级课题《幼儿父性教育资源园本开发策略研究》及区级课题《幼小衔接教育园本策略研究》,均进入研究的第一阶段。
五、近年的成绩
近年来,昭化区机关幼儿园积极承担区公开课任务,打磨优质课送教送培,参加区里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各项竞赛。曾两次承担昭化区国培计划(2019)“幼师国培”乡村幼儿教师保教能力提升培训,在区学前教育校本教研探索上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提高快,近两年有60人次在市、区教学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活动评比中获一、二等奖。现在幼儿园已经形成优质师资梯队,有市名师2人、市劳模1人、市优秀教师2人、市骨干5人、区科技拔尖人才1人;区名师3人、区名班主任1人、区骨干教师17人。
我们坚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提升全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需要立足于幼儿园的校本教研,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将继续立足幼儿园实际,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新路!(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