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早晨,迎着习习凉风,笔者步入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
漫步在天雄村的道路上,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带来的变化映入眼帘: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一行行葱郁挺拔的风景树木,一座座充满希望的产业大棚鳞次栉比……
庭院整洁、生活气息浓郁,村民幸福满足的笑脸,时刻让人感受到文明创建给“全国文明村”带来的新气象。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村能成为‘全国文明村’,离不开党建引领。”天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菊先介绍,村党支部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负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具体负责人专门抓的工作机制,以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兼容党建工作与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村范围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争创”的新合力。
在党建引领下,天雄村党员干部积极围绕“抓好党建促发展,产业兴村奔富路”的工作思路,狠抓产业兴村,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引导农户开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东西部协作平台,吸引杭州、宁波等地5名浙江业主种植草莓250亩,建成163个大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浙川草莓产业园,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草莓30亩,实现年收入达750万元;重点打造了四川芥香商贸无土栽培有机蔬菜60亩,辐射招引洪绿家庭农场等5名业主种植昭化有机蔬菜450亩,形成了天雄村特色产业“菜博园”,带动稳定务工就业120余人,实现人均收入5000元。
乡村要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近年来,天雄村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新建太阳能路灯120盏,规范完善14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清运工具等;按照“三净两无一通”的要求,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41户,打造了“前庭后院、瓜果蔬菜、鸡犬相闻、鸟语花香”的生态微田园35户;大力实施住房新建或改造提升行动,全村810户村民都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屋。
“全国文明村不仅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居民们通过创建行动培育文明乡风,共创美好家园。”李菊先说,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方面,始终把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同部署,设置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村民文化广场等,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以及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好儿女、好儿媳推选和“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不断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
天雄村还积极推进文明新风积分制,建立“道德超市”,正向激励群众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把文明行为转化为文明积分,在“道德超市”兑换生活物品,用“小积分”来激发“大文明”,引导群众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让积分兑换成为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新通道。
良好的文明新风已吹入家家户户,榜样的力量振奋人心,“道德超市”的建设激发了群众的热情,也“兑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如今,天雄村房新、树绿、路平、村净,村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感日益增强,真正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建设全国文明村,既要塑形,又要铸魂。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大力引导老百姓破除迷信和陋习,广泛宣传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倡导农村新风尚。如今村民法治观念、道德观念、文化风尚都大幅提升,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赖霜 韩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