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2021级3班的赵怡琳,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以劳动之力,铸品德之风》。
古有李绅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颂劳动不易与艰辛,又有爱因斯坦所列的等式:“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这些都讲述了一个道理:劳动是我们享有一切成果之源。时代呼唤我们理解劳动,弘扬劳动精神,铸品德之风,做新时代青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勤于劳动,辛于耕作的写照,“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则描绘了一幅农民辛勤劳作收获果实的美好画面。邓小平爷爷所呼吁的“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奏响时代之音。
弘扬劳动精神,做时代青年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是促进时代发展必不可少的作为。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党中央提出了“自立更生”的口号,毛泽东同志带头开荒耕作,日日劳动,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到来年夏天,耕田大获丰收。这件事传遍延河两岸,大大鼓动了军民生产的劲头。毛泽东同志将劳动精神贯彻于自身,贯彻于那个开天辟地的时代。他将劳动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用这份精神打开人们心灵窗口,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于无声处感化人民,凝心聚力,为民族复兴注入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不正是勤苦的劳动精神的充分体现吗?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也涌现出一批批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许振超立足本职工作,多次带领团队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享誉世界航运界;他发扬“工匠精神”自学成才,让“振超精神”名扬四海,令世人赞叹,他也鼓舞世人:千难万难,不能说难。
饿死不弯腰,冻死迎风站,人不能没有傲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吴登云从江苏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自愿到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乌恰县工作了40年,退休了还舍不得走。他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深入到牧区巡诊和防疫,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
而在我们身边也有爱岗敬业,不辞辛劳的劳动模范:我校王军老师于2016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自03年入校以来,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提振学校风貌,起早贪黑,认真抓课堂教学,全面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爱生如子。我校陈大向校长于2020年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的称号,他凭着一腔热血以及对教育的执著,筚路蓝缕扎根广元,将广外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办成了广元市的品牌学校。
无数个劳动与道德的模范,无数个中国脊梁,是无数星光,照亮我们的社会与万家灯火,也照亮当代青年拼搏奋进的前路。
不驰空想,不鹜虚声,我们应以先行者为鉴,以古今奋斗者为榜样,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和尊重劳动价值的观念。我们应拥有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劳动成为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应树立良好的劳动品德,懂得劳动创造价值,摒弃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和观念,养成主动劳动的品格。我们应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习与生活,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要成为火炬,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我们不做民族复兴路上的软骨头,要当奋进路上的开拓者,尊重、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品德,以劳动之力,铸品德之风,为这个时代,添上一抹属于我们的亮丽色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吴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