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热点 > 科教
教育热点
科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热点 > 科教 > 详情

科教

江安县夕佳山镇中心幼儿园小班组开展“幼儿用餐礼仪指导”主题教研活动

科教发布时间:2025-06-25 08:42:15

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目标,切实解决小班幼儿用餐环节存在的实际问题,如依赖喂饭、挑食偏食、用餐礼仪意识薄弱等,近日,江安县夕佳山镇中心幼儿园小班组开展了以“幼儿用餐礼仪指导”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集体讨论与现场观察两大环节,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探索适合乡镇幼儿园实际的教育策略,助力幼儿养成自主用餐习惯,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活动伊始,江安县夕佳山镇中心幼儿园小班组组长李兴梅围绕教研主题致开幕词,简要回顾了小班幼儿用餐现状。她指出,当前约三分之一的幼儿存在需教师辅助握勺的情况,部分幼儿因手部力量不足导致饭菜频繁洒落;挑食问题尤为突出,剩饭率达35%;此外,用餐时嬉闹、敲打餐具等行为反映出礼仪意识薄弱。结合前期收集的理论资料,教师们共同分析成因,认为家庭因素与环境支持不足是主要矛盾点。例如,部分家长过度包办代替,剥夺了幼儿自主练习的机会,家庭饮食单一化也加剧了挑食现象;班级用餐氛围不够温馨,缺乏隐性环境引导。


在集体讨论环节,江安县夕佳山镇中心幼儿园小班组教师们以问题为导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展开深度交流。姜燕林老师提出“分步引导法”,建议通过餐前儿歌《小勺子找朋友》示范正确握勺姿势,鼓励幼儿模仿练习,并设计“光盘小星星”奖励墙,对自主完成用餐的幼儿给予即时表扬。罗燃老师分享了“游戏化情境创设”案例,如在角色区开设“娃娃餐厅”,让幼儿扮演服务员与顾客,实践中学习“双手递碗”“轻声说话”等礼仪。


随后的观察实践环节,江安县夕佳山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们进入小一班用餐区进行定点观察与实时指导。李兴梅重点记录幼儿餐具使用情况与教师语言指导的有效性,姜燕林关注挑食行为及介入策略,罗燃则追踪用餐礼仪表现。在观察中,教师发现幼儿付亦辰因手部力量不足多次洒落汤汁,姜燕林以“小起重机运汤”的游戏化语言缓解其焦虑,并示范手腕发力技巧,3分钟后付亦辰成功喝到第一口汤。这一案例启示教师们需减少“不许洒”等负面指令,转而用趣味引导增强幼儿信心。面对幼儿王永新拒绝食用胡萝卜的情况,罗燃以“胡萝卜像小太阳”的比喻激发兴趣,并邀请同桌幼儿示范咀嚼动作,最终王永新尝试咬下一小口。

教师们反思,针对挑食问题需避免当众施压,可结合家园协作提前了解幼儿饮食偏好,采用“一口挑战”渐进引导。此外,幼儿李炘凌主动使用“请”字请求添饭的行为得到李兴梅即时表扬,并在照片墙贴上星星贴纸,这一正向强化策略有效激发了其他幼儿的模仿意愿。通过现场观察,教师们总结出环境暗示(如“安静小青蛙”)对减少喧闹行为的显著效果,同时提出可增加幼儿自主服务环节,如按需取餐巾纸,以进一步提升责任感。

总结而言,本次教研活动以“真问题、真实践、真改进”为宗旨,通过理论研讨与现场观察的有机结合,帮助教师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未来,夕佳山镇中心幼儿园小班组将继续深挖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以用餐礼仪为起点,逐步渗透自主性培养理念,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乡镇幼儿园的教研实践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范本。(李兴梅 来源:江安县夕佳山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