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江稻香,鱼米三家”,描述的是遂宁市安居区第一农业大镇三家镇,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琼江河流经全境,素有“鱼米之乡”美誉。
琼江“枫”景

作为这片沃土的守护者,安居区公安分局三家派出所立足乡土,深耕细作,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建设“平安稻乡”有机融合,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稻香警务”,全方位为三家优质大米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辖区老百姓创建更加平安祥和的生活环境。
“稻香警务”就像一束温暖的光,融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细腻的守护、贴心的服务,让平安与稻香一同在百姓心中扎根。



护航农企助发展
三家大米家喻户晓,稻香文化深入人心。“三家大米”是遂宁市的一块金字招牌。为持续擦亮这块招牌,三家派出所与法庭、司法所、农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办等部门共同参与,在三家大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立了“三家大米”司法保护研学基地,为辖区内农业企业、农场主及承包经营户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障。

派出所坚持以司法守护农业企业,以“司法服务无门槛、治理解纷有门道”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三家派出所参与化解涉及土地流转、用工管理、边界划分等常见涉农纠纷130余件,用实际行动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派出所落实“项目警长”责任制,主动将辖区内的14家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作为精准服务对象。围绕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一对一提供治安指导、风险预警和法律咨询服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助推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打造。
为确保安全生产,严防事故发生,派出所推行“微服务”,运用“遂宁安全生产五预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落实安全检查,隐患治理,实现码里明职责、码上管风险、扫码查隐患。此外,三家派出所在“主防”上下功夫,突出显性用警、整体巡防和重点守护。定期组织“稻香义警”打好精准防控“组合拳”,重点对重大在建项目基地、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重点区域,加强昼夜治安巡逻的频次和密度,指导落实安防措施。
通过“警灯常亮、警车常巡、警察常在”,严防各类涉农涉企违法犯罪发生,为项目基地、粮农、粮企安全平稳生产“拉满”安全感。
三家派出所将警务工作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全过程,实现了平安与发展的同频共振,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了生动的乡村注脚。
守护家园保安宁
近日,一西装革履的男子采取翻窗入室的方式进入三家镇芦城村赖老太家中实施盗窃,被刚回家的儿媳撞个正着,儿媳大喊抓贼,吓得盗贼夺门而出逃离现场。儿媳赶紧报警,三家派出所民辅警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通过调取周边民用监控掌握了嫌疑人外貌特征和逃窜方向,民辅警和村民合力追踪,1小时内便在离案发现场3公里处的一个竹林中将躲藏的嫌疑人围捕。经缜密审讯,嫌疑人翟某交代了包括这次盗窃在内的共6起入室盗窃案,涉案金额达3万余元。三家派出所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类民生案件,坚持即案即侦、快办快处,全力以赴追赃挽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今年以来,破获刑事案件24件,查处行政案件45件。


“以前农忙时总担心家里没人被盗,现在警察很快就能破案,心里踏实多了!”看到嫌疑人指认现场,正在琼江边稻田里收割水稻的村民李大爷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三家镇以农业为主,每到春耕、夏灌、秋收时节,村民们白天忙着在田间劳作,家中常处于“空巢”状态,财物安全成了大家的烦心事。针对这一情况,三家派出所及时调整勤务模式,加强劳作期间对村落、居民区的动态巡逻,让大家知道警车、警察、义警就在门前转,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阡陌上的警灯亮,田埂上的警服蓝,成了农忙时节最安心的颜色。


此外,为了帮助群众捂紧钱袋子,派出所开展全覆盖反诈防诈宣传。线上,民警创作反诈顺口溜,“个人信息要保密,陌生来电要警惕”“冻结财产别轻信,安全账户是陷阱”等,通过“村村通”广播每天定时播放,用乡音筑牢防骗屏障。微信“警民联系群”里每周一宣,用身边的真实案例,警醒群众提防电诈;线下,民辅警利用走村串户的时机在院落里、田埂上面对面宣传防诈知识。对于易受骗群体,民警直接上门开展精准劝阻,确保辖区群众资金安全。

琼江稻香里,平安“警”相随。在这片稻香四溢的土地上,警民携手,将平安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忠诚与汗水浇灌出安居乐业的最美“丰”景。
扎根乡土暖民心
从户籍办理到矛盾调解,从治安巡逻到应急处突,从案件侦办到危难救助,始终如一守护万家灯火。琼江畔的“稻香警务”,让深植于基层、深情于群众的生动实践成为了田野上一道靓丽的“枫景线”。

推行“一村一警”。三家派出所落实“民警包片、辅警包村”工作机制,结合当地稻作产业特点,创新完善警务模式,通过“六进六边”等活动发挥社情民意中转、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防范宣传、政策法规宣讲等作用,进一步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大家都是同村人,心平气和才能解决问题,来来来,坐下来说。”在三家镇三圆村,民警亲切的举动,温暖的话语,很快让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情绪稳定下来。2025年3月,卓姓的两位村民因稻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驻村民警梁坤了解情况后,联合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村委干部开展调解工作,根据走访调查和实地勘查的情况,提出了让争议双方都能接受的化解方案。最终这场边界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三家派出所落实田间警务,在村头树下、农家院落化解纠纷,实现“矛盾不出田埂”,今年以来,三家派出所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51起,化解率达100%。


打造便民窗口。三家派出所优化户籍业务办理,让便捷覆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特殊时段(如中高考期间)提供错时、延时服务,甚至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派出所提供上门服务。

“你们的贴心服务,让我和家人倍感温暖......”2024年9月13日,群众曾某向三家派出所送去一封手写感谢信,用最质朴的方式感谢民辅警的热情帮助。事情还得从5天前说起,曾某的母亲87岁了,其身份证遗失后因为行动不便一直未办理,近期病重住进医院,现急需使用身份证,曾某一家人焦急万分,无奈只好向派出所求助,请派出所想想办法。了解情况后,民辅警带上设备迅速赶到医院为老人采集人像,加急办证,仅用5天时间就将新身份证送到老人手中,老人及家人由衷感谢。
做实“微警务”。三家派出所以村社街道、行业类别、人员群体等为单位建立微信群32个,群成员达5000余人。民辅警为分类微警务群管理员,不定期在微信群中向群众报告公安工作,发送禁毒、反诈、防盗等防范宣传知识,接受群众业务咨询和报警求助,收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实现“指尖上的警务室”。

落实走访制。驻村民辅警每月到村委会与村干部见面,掌握村社实情。同步开展“警民恳谈会”、“田间课堂”等活动,民警与村民共话平安,收集民情民意,定制反诈、禁毒、防盗等方言课堂,警民关系更进一步拉近。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上,“稻香飘、产业兴、百姓安、警民亲”的美丽画卷正缓缓铺陈开来,三家派出所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一点一滴的服务,把平安写在了稻浪翻滚的田野上,写在了百姓满意的笑容里。这抹带着稻香的“警色”,正守护着三家的美好图景,让鱼米之乡的幸福底色愈发鲜亮。(邓学兵/王艳华 来源:安居公安)
